2003年7月24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一上海市在长兴岛南岸安排8公里岸线,用以满足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搬迁及中船集团公司其他船企的用地发展需要。
2004年,江泽民同志为江南造船题词-“江南长兴”。
2006年6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登上长兴岛,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他指出:“长兴岛是一块宝地,为江南造船厂,为整个船舶工业的发展并拓了巨大的空间。”
几年来,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扩来到江南造船视察并指导工作。
在党和国家领异人的关怀下,近几年来,江南造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完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资产、人员最多,幅度最广的战源略转移,资产规模得到扩大,资源得到优化,造船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三步走”战略,抵御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手持军品订单达到历史新高。江南造船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多次肯定并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服从大局搬迁上岛 建章立制重装上阵
为全力支持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行,江南造船党委坚决贯彻、执行中船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组织制订了《关于江南改革发展万做大、做强的实施方案》、《构建和谐江南实施方案》,忠实履行央企和基层党组织的社会责任,向长兴岛实施整体搬迁,正式迈开“二次创业”的步伐,并实现了江南造船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拆。
当时江南造船的搬迁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导向,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以稳定为前提,以监督为保障,在建章立制、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等基础上,制定了10大类、37个配套政策和操作文件,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律经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依法推进改制分流工作,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改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针对搬迁改制中出现的个别闹访、群体性矛盾等问题,江南造船党委领导亲自接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有效地保证了百年江南万人大厂的胜利搬迁,该公司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中船集团公司“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当前,江南造船改制滞留人员和主业滞留人员均得到了妥善安置,为精干造船主体、企业轻装上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搬迁是挑战,更是机遇。2006年,江南造船党政班子抓住搬迁的契机,针对下属公司资产关系复杂、层级过多、多头管理、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资产管理思路,按照业务关联相近和扁平化管理的原则,注重推进产权转让和吸收工作,将对外投资企业整合重组为10大板块,并制定了《对外投资管理总则)、(财务主管委派》等制度,以资产为纽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清理整顿小公司、“小金库”,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对外投资收益,并规范处理了闲置设备。
搬迁工作要推进,生产任务也要保障。为此,江南造船党政班子修订了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三条线的筹建方案,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将员工分流到江南长兴造船基地的三条线中,顺利地推进了企业搬迁工作,为相应生产任务的按期、保质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兴基地挥洒豪情 江南造船破局发展
十年来,江南造船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圆满实现了“十五”、“十一五比目标,并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在这10年黑,该公司以改革为动力,实现了公司整体搬迁;以创新为抓手,建立了现代造船管理模式;以重组为契机。与长兴重工实现了资产与管理融合;以科学谋划为根基,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侵袭。
搬迁上岛后,江南造船按照区域化、总装化的先进造船理念,积极建立现代造船管理模式,在体制、机制、造船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全面实施管理精细化、造船流水化、设计一体化、成本预算化、运行信息化、员工职业化的管理方针,有效地推进了企业各项管理的规范化、精益化和高效化。当前,一个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壳、栖、涂一体化和区域化总装造船生产机制,以计划为导向和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为方式和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运行模式,以绩效考核为平台的激励机制已经在江南造船建立并运行。目前,该公司散货船船台周期平均为54天,码头周期最短为46天,实现了年产11批次产品的目标。此外,该公司还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探索船舶建造领域的先进技术,紧紧围绕国内外船舶市场需求,全力提升具有江南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江南型”巴拿马型散货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产品均已形成系列生产线,并成为江南造船乃至中船集团公司的“拳头产品”。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江南造船,是摆在该公司党政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江南造船的解决之道是融合发展。在中船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江南造船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6月3日顺利完成资产整合。整合后,江南造船持有长兴重工65%的股权,长兴重工成为江南造船的控股子公司,两家公司目前已基本实现了职能管理部门的融合。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江南造船在中船集团公司党组的直接推动下,加大了与中船集团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船舶系统工程部开展“厂所结对,帮学促”活动的力度,积极推进重大战略产品预研,有效开展相关课题的技术攻关。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了良好的成绩该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明确主攻方向,密切跟踪,主动出击,取得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手持军民品订单94艘,总吨位达到461万吨合同金额达389亿元今年上半年,确保了造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精心建设船舶馆 精彩亮相世博会
受中船集团公司委托,江南造船承担了建设、运营、管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历史重任。中国船舶馆位于世博会浦西园区,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主展馆面积为7000多平方米,是世博园区展馆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展项最多的企业馆。
为了充分展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演绎“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理念,把“航行中的城市”奉献给世界各国人民,江南人运用“龙之脊、景之最、船之魄”的设计思路,将船舶馆建筑的“龙脊”和场馆屋顶膜构建成的“海浪”融合为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阳刚之美。世博会期间,中国船舶馆共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创下了世博浦西园区唯一一家184天正常足时开馆、无间断运行、接待总量排名第一的纪录。
作为我国民族工业发源地和产业工人摇篮的江南造船厂原址,至今仍保留着10幢近代优秀建筑,其中有翻译楼、飞机库、淞沪海军司令部、将军楼、政治部楼等,这些建筑不但承载着老一辈造船人的记忆,而且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宝贵见证者,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江南造船特地对这10幢历史建筑进行了重新修缮,“修旧如旧”,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历史风格,在世博会浦西园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展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就,中国船舶馆坚持“以活动促宣传、以文化聚人气”,江南造船还先后在此举办了江南造船145周年厂庆暨中国船舶馆特别活动日启动仪式、“科学进步与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中船之夜一馆际联谊活动”等37场大型活动,充分发挥了中国船舶馆作为中船集团公司展示形象的窗口和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中船集团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尽管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但中国船舶馆仍然以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人永远地驻留在这片土地上。今后,江南造船将按上海市世博后文化博览区的规划定位要求,整体部署,分步实施,通过组建航天、航海、造船三位一体的主体展馆,组建国际船舶海洋工程科技与研发中心,使江南原址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公司转型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让“航行的城市”继续开启新的航程,续写新的辉煌。
大江东去浪淘尽 第一军工看江南
江南造船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军工线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鉴于此,该公司始终将军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确保军品生产任务完成是江南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理念,努力为我国国防事业作贡献。据统计,2004年4~7月,短短3个月时间内,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先后登上了江南造船建造的舰船;2004和2005年,该公司分别交付了多艘舰船,创造了5年建造2代4艘海军舰船装备的奇迹。同时,该公司一举成为按时、优质完成国家工程的首批企业之一,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
尽管成绩斐然,但江南造船着眼长远,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誓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第一步,2009一2010 年为“夯实基础”阶段,初步建立具有江南产品特点的现代造船生产与管理模式,该目标当前已经实现;第二步,2011—2012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实现公司健康和高效运行,提高承建重大产品的整体能力;第三步,2013一2015年为“跨越式发展”阶段,到2015年,将江南造船建设成为我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
为了逐步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江南造船党政班子将带领公司员工积极准备。在科研攻坚方面,该公司将组织开展相关课题攻关活动,积极推进相关工程,要求相应部门分别根据本部门实际,结合江南造船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1个公司级、5个部门级、10个作业区级的科研课题,着力解决影响当前生产管理运行的问题。同时,积极做好影响江南造船未来5年发展的10个重大科研课题的征集立项工作,争取早日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立项科研课题82项,其中有6项研究成果已获省部级嘉奖。
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江南造船高度关注专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通过面向全体员工的非职务序列晋升通道的设计与实施来完善梯队建设。该公司还建立了统一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形成了立体培训体系的雏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入才的“555”工程,到2015年要构建起5位行业专家、50位公司专家、500位专业技术能手的人才新高地。同时,该公司还组织开展了先进生产者、标兵班组、标兵个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号、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个人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促进发展。两年来,该公司共表彰各类先进个人804人次、先进集体322个、党员示范岗548个、党员先锋号48个,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了厚实的人力资源,也为打造我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夯实了人才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