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钢铁业的窘境,首钢集团董事长王青海有个形象的概括“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
钢铁业的利润到底有多薄?河北一钢厂的负责人这么诉苦:“我们炼一吨钢的成本基本在3300元,今年七八月份钢价到了3000元/吨左右,基本一吨钢就要亏个两三百块钱,直到10月份才勉强能够赚一点。”11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给出的官方数据是,今年全国近百户大中型钢厂前9个月累计亏损55.28亿元,正主动减产应对,目前情况已开始好转,如果12月份能继续保持,行业全年有望扭亏。
钢铁业利润微薄的根源何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钢铁业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一方面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加剧,截至2011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与6亿多吨的需求相比过剩近3亿吨。
其实,早在2005年,我国钢铁市场就已经出现供过于求。过去几年,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要抑制钢铁产能过剩,并将钢铁列为几大产能过剩行业之首。2009年春,时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在国新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未来三年不再新批钢铁项目。”但中国的钢铁产能还是从当时的6.6亿吨,攀升到2011年底的9亿吨。而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产能中,未按规定取得国家核准的占79%。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钢铁业就陷入了全行业亏损。即便在惨淡的现实面前,钢铁产能依然不减反增。今年以来,我国日均粗钢产量还保持在190万吨以上高位。
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表示,目前钢铁业过剩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竞争的范围,因此导致国内钢铁行业出现议价能力弱,上游铁矿石等原料涨价不能通过价格传导到下游,整个市场争相定价、恶性竞争的局面。
钢铁业始终走不出越淘汰产能越大的怪圈,产能过剩的老病何时方能治愈?我的钢铁网经济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有靠市场慢慢淘汰,这个过程比较残酷,时间长、阻力大,但非得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才会好转。
事实上,环顾周边产业,船舶、光伏、风电、水泥、重型机械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机械制造行业资深分析师郑贤玲提出,要警惕这些过剩产能将中国带入“铁锈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重工业化时期的繁荣后走向衰落,大量工厂倒闭,到处是闲置的厂房和被遗弃的锈迹斑斑的设备,这些老工业基地如俄罗斯的乌拉尔山、美国的俄亥俄州被形象地统称为“铁锈地带”。
为此,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表示,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突围之路。中国钢铁业贡献了全球45%左右的产量,却鲜有影响世界钢铁业发展方向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这是大而不强的典型症状。
中国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模式需要反省,钢铁制造等行业的困境恰恰是企业优化内涵和产业升级的机会。人们期待,微利时代的钢铁业能够迎来一场实打实的结构调整。(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