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底仅剩一月余,前三季度已经亏掉近32亿元的鞍钢股份(000898.SZ,00347.HK)2012年再度亏损已成定局。而一旦2013年继续亏损,那么作为与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齐名的第三大钢铁央企旗下上市公司,鞍钢股份将面临暂停上市风险。而为摆脱此种境地,鞍钢股份不得不年底提前突击,双管齐下,大玩扭亏游戏。
资产突击腾挪
鞍钢股份11月20日发布公告,拟以持有的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公司”)80%的股权与鞍钢集团旗下国际经济贸易公司(下称“国贸公司”)内贸业务整体资产进行置换,同时将子公司天津鞍钢天铁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下称“天铁公司”)45%股权转让给鞍钢集团。涉及资产规模超过30亿元。
据悉,置出资产以及拟转让资产当前均处亏损阶段,而拟置入资产系成熟业务,盈利能力稳定。
“这一次资本运作有些意外,此前公司从未向市场透露过这方面信号。”上海一位长期跟踪鞍钢股份的基金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资产交割要在协议生效日之后开始办理,而协议生效要等到2013年1月份的股东大会之后。因此年底前完成交割的可能性较小。”公司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亏损几成定局,公司已做好ST准备。”
上述研究员则表示,从注入资产的质地和时机来看,公司是在为2013年确保扭亏突击准备。
据悉,此次置换进来的国贸公司内贸资产是成熟业务,2012年1-10月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4.5%;而置出资产天铁公司前10个月已经亏损3.4亿元。“短期看,通过置换有助于扭亏,但长期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能改善。而且对比鞍钢股份当前的估值,资产置换的价格并不便宜。”有投资者指出。
据公告,拟置入资产估值采用收益法评估,整体资产评估价值为约10亿元,账面值7亿元,增值率40.27%,相当于1.4倍PB。
而鞍钢股份目前的市净率只有0.5倍PB。相反无论是置出资产还是剥离资产,评估增值率都非常低。
莆田公司评估方法采用资产基础法,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4亿元,增值率0.73%;天铁公司同样采用资产基础法,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6亿元,增值率17.48%。
由于此次置换进来的资产只包括内贸部分,这意味着外贸部分如钢材出口,以及铁矿石进口等业务相关资产仍归属于大股东鞍钢集团。且这部分资产占到国贸公司总的净资产的70%以上。
据记者了解,由于鞍钢股份此前生产的两头,原材料采购和钢材销售都控制在鞍钢集团手中,鞍钢股份与集团之间巨额的关联交易,一度成为失望的投资者指责是导致鞍钢股份持续亏损的罪魁祸首。
而通过自此资产重组,关联交易弊病并不能得到完全解决。
此外,对于置出资产莆田公司的盈利能力事实上尚存争议。因为中长期来看,位于福建的莆田公司的冷轧板生产其实是鞍钢股份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据记者了解,福建和广东以及浙江地区钢材供应多年呈现供小于求的状态,尤其是用于家电、汽车等行业的高端板材。这也是为何宝钢集团历时多年投入巨资发展湛江钢铁基地的原因。而正是出于抢滩华南及东南市场的考虑,鞍钢股份才将触角伸到福建,并与福建三钢集团合资成立了莆田公司,生产冷轧钢板。
据悉,冷轧钢板产品主要为小轿车外板、家电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中汽车外板生产技术难度相对更大,目前只有宝钢、鞍钢等少数钢铁企业能生产,且产量并不高。而福建周围的浙江、广东的汽车工业和家电工业都比较发达,恰恰需求量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福建省拥有1000万吨左右的钢铁产能,而正常市场需求则达到1500万吨,光福建一省内供求缺口就达500万吨。
“经历了3年的设备磨合期,莆田公司潜在的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此次置换出去长远来看未必划算。”上述投资者如是表示。
大玩会计游戏
除了突击搞资产置换,鞍钢股份还玩起了会计游戏。由于折旧性资产在钢铁上市公司所占比重高,因此折旧年限、折旧率成为影响钢企业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记者发现鞍钢股份各项折旧基本已达行业最上限,资产虚胖情况严重。
公告显示,2013年起房屋和建筑物折旧年限达到40年,传导设施为19年,机械设备19年,动力设备12年。其中房屋及建筑物占公司固定资产的比例约36.%,而机器设备的比例约61%。
40年的折旧年限,对于房屋及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而言在上市公司非常少见。
查阅宝钢股份(600019.SH)2011年年报,其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是15-35年,机器设备7-15年,运输设备5-10年,办公及其他设备4-9年。可见宝钢股份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的最上限仅为35年。
鞍钢股份称,折旧年限符合“同行业上限平均水平”,即房屋及建筑物、传导设备、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的折旧年限分别为40年、18年、19年、18年。而查阅近3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2012年半年报,其中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上限(下半年出现调整的,以最新调整为准)有19家为35年或更低,有7家为40年,只有少数高于40年;而机器设备折旧年限有19家为15年或更低,有3家为18年,1家为19年,其余大于等于20年。可见,鞍钢股份公布的“同行业上限平均水平”值得怀疑。
据了解,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正常情况,例如公司原来对机器的折旧年限是5年,但实际使用后发现这种机器其实可以多用两年,于是就将其折旧年限延长两年;另一种则是操纵利润,实行盈余管理。而辨别到底是为真实反映公司财务情况还是给业绩“注水”,衡量标准是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
鞍钢股份给出的理由是,通过对主体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因而依据相关会计准则,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对各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重新确定。
而据记者了解,从2011年到2012年前三季度,除了少数月份的正常检修外,鞍钢股份生产一直正常运转。而且即使短期减产也无需更改折旧年限,因为如果企业决定在下调产量的同时延长折旧年限,说明减产行为至少会持续两年以上。这显然与鞍钢股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而仅通过延长折旧年限一项,为鞍钢股份2012年增加了7.8亿元净利润,为2013年增加了9亿元净利润。
此外,对于近两年超过2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8%的期末应收账款,记者发现公司一分钱坏账都没有计提。这在整个A股上市公司都十分罕见。
2011年以前钢材市场行情较好,钢厂都是先收款后发货,按订单组织生产,因此账款回收情况良好,坏账率可能较低。但进入2011年随着钢材市场日渐低迷,下游行业客户以及钢贸商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先发货后付款的模式开始增多,而且下游贸易商破产跑路的情况屡现报端,这种形势下仍然保持零计提未免过于激进。
查阅同行,无论是宝钢股份(600019.SH)还是武钢股份(600005.SH)报表,都存在坏账准备计提。2012年上半年,宝钢股份计提的坏账准备约3.8亿元,武钢股份约10亿元。
记者致电鞍钢股份董秘付吉会,其表示对于计提问题需要询问总会计师才能回答。
对于鞍钢股份祭出的种种扭亏手段,有业内人士称,可以理解。“作为前三大的钢铁公司,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在市场低迷状况下均能保持盈利状态,只有鞍钢股份持续亏损。管理层脸上已经挂不住了,更别提被暂停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鞍钢股份及鞍钢集团的持续亏损已经引起国资委领导的重视,2012年9月,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原市委书记张广宁空降鞍钢集团,出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鞍钢集团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则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
新董事长上任,第一要务就是带领鞍钢股份扭亏,保住上市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