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苦不堪言”的2012即将过去,而即将到来的2013年,由于早早定下了各季度GDP增速在7.5%左右的基调,因此行业内的市场预期依然不太乐观。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自1982年至2011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0.23%。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显然已不复存在。经济增速的台阶式降低,将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哪些挑战?
第一、欧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回流。自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之后,凭借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市场换技术”,深度融入并充分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但目前全球中低端产能向中国的转移已到极限,产业资本外迁所引起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和由此带来的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税基萎缩和财政困难使得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采取各种政策吸引制造业回归。这种对经济全球化的拟向修正,不仅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而且还会引发资本外迁、出口下降以及产能过剩加剧。
第二、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熔盛重工总裁陈强在意大利拜访投资人时,敏感的注意到危机下欧洲人的生活状态,“希腊人一般在海滩上晒太阳,一边大骂政府减少支出。到了这种程度,他们还不当回事,依然如此懒惰,可见欧债危机绝不会那么轻易结束。”以欧洲为代表的经济发达体的进口减少或进口增长缓慢,会导致中国等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速下降,中国工程机械的全球化战略也将遇到更多的阻力和壁垒。
第三、银行系统“债务泡沫”破裂风险。据经济学家解析,中国银行体系正悄然进入盈利下降和资产质量风险上升周期,系统性“债务泡沫”面临着破裂的风险,由此引起的信用萎缩也将长期压制经济增长。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信用销售体系正处于平均违约率20%-30%的历史高点,正如江麓重装总经理助理王一华在宝马展期间接受21-sun记者采访时所言,信用销售用不好,就是透支市场,伴随的风险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第四、人口红利的拐点到来。由于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中国18岁-50岁人口数量从2013年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未来5年将减少4000万人。这将导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高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外部需求的增长模式将遇到瓶颈。如果说在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组织的首届CHO人力资源高峰论坛期间,各大企业CHO们还在讨论新劳动法、劳务派遣和人才流动问题,今后几届关注的焦点可能会转移到招工难和自动化生产线对人力劳动的替代趋势了。
由此可见,未来的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关键词依然还将是“调结构”、“去库存”、“练内功”和“控风险”。而与追求市场规模和占有率的“市场论”相比,另一种“利润论”的思路似乎也可以值得借鉴:关注产品的利润率以及为少数愿意支付高价的消费者提供高端产品和定制化服务,也不失为一条发展之路。毕竟2012年,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只有7.5%,但销售额占20%,而净利润则已经占到了55%以上。因此,抓住建筑工程行业领袖们对于产品的需求,提供细致而专业的解决方案,也许将开辟出另一片竞争蓝海。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