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季度以来,由于全球原油供应恢复和消费持续趋弱,国际原油市场持续维持平静,纽约原油波动率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目前临近美国财政悬崖最后期限,原油供应持续增长但同期消费却依旧维持疲弱,笔者预计明年一季度前油价仍将维持区间波动,不会出现趋势性走势。
量化宽松力量减弱
12月12日,美联储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并用量化数据指标来明确超低利率期限。该政策目标是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不过这一政策对原油价格并未形成实际支撑。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来看,由于美联储近两年货币政策力度的持续加码,效果衰减较为明显,第三轮宽松后油价在三个月内下跌了11%。而此次宽松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并且也仅是扭曲操作的替代,对市场流动性的新增没有实质性效果。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量化宽松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和原油消费的增长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在此前三轮宽松之后,原油实际消费在随后的一年之内均未出现增长。
此外,随着财政悬崖最后期限的到来,目前市场更多关注于美国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12月18日白宫称奥巴马将否决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伯纳的备选预算方案,两党之间目前仍难以完全消除分歧。笔者预计年底之前美国两党将被迫达成有限妥协并将财政悬崖继续向后拖延,因此在2013年一季度之前,仍将对原油市场形成持续影响。
供应继续维持宽松
2012年虽然全球原油市场经历了包括伊朗核危机、叙利亚内乱和巴以冲突等多个突发事件,但由于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上升和伊拉克、利比亚产量的持续恢复,全球原油供应依旧处于近五年以来最宽松期。笔者认为,从目前整体的供给形势来看,在明年二季度之前,全球原油供应仍将维持供给盈余格局,不会出现改变。
自9月份以来,美国原油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其中主要集中于两块油田,分别是北达科他州的巴肯油田和南德州的伊格福特油田。这两块油田油藏是页岩油,构成了美国原油新增产量的主要部分,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增钻井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在未来两个季度内产量仍有持续增长的趋势。10月底,天然气公司Chesapeake将旗下西德州的Permian油气田出售给了壳牌和雪佛龙石油,该区块油田是常规油田和页岩砂的混合体,可以直接采用竖井进行开采,成本较低,在转手之后,产油量增长速度较快,预计在未来两个季度内产量仍将持续增长。
此外,自年初以来,伊拉克和利比亚产量的逐步恢复抵消了伊朗受制裁影响而削减的供应和出口,从目前伊拉克的复产计划来看,在未来三个月之内,产量仍将有15万桶/天的增长空间,而利比亚在历经了自三季度以来连续五个月的国内政局不稳之后,预计在未来两个季度内也将陆续恢复平静,原油产量预计也将略有增长。
需求表现相对疲弱
由于原油的主要用途为运输和工业,因此原油在四季度一般为消费淡季,虽然有取暖需求的支撑,但近年来随着基建设备的完善,天然气逐步成为主要取暖燃料。从近十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原油消费在11月到次年1月一般是年度需求的最低谷。
从11月消费数据来看,中国由于炼厂投产,10~11月原油消费出现快速上升,不过随着年末消费淡季的到来以及投产高峰的结束,预计在未来2~3个月内需求量将出现环比下滑。而从欧洲情况来看,三季度以来,核心国德国、法国和英国能源消费都有不同程度下滑,虽然自11月份起,欧洲多地开始陆续降温,一定程度推升了取暖消费,不过降温也影响到了居民出行和汽柴油消费,因而笔者预计明年一季度之前欧洲整体原油消费将维持平稳。
自10月份以来,由于美国气象部门预报美国今年平均气温将低于去年同期,接近于历史同期水平,市场普遍预期今冬美国取暖消费将有大幅提升,随后在10~11月份,包括取暖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主要取暖燃料价格均出现大幅反弹。不过从随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的气温不仅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甚至高于去年。在12月1日至19日的近三周时间内,纽约市平均气温为7.3摄氏度,高于近10年历史同期平均水平3.1度,也高于去年的6.5度。而从纽约取暖日数据来看,10~11月远高于历史同期,但随后在12月份大幅回落,重新回到历史同期偏低水平。
根据美国地理和人口分布特征,其取暖油消费主要集中于东北部地区,该地区是美国经济和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冬季气温较低;但由于未铺设大规模天然气管道,故冬季取暖也以取暖油为主。东北部地区是美国主要的消费地,但由于设施的不足,取暖油主要通过管道和船运从美湾转运和欧洲进口,10月末飓风侵袭纽约和新泽西州,中断了进口和管道输送,压低了东北部地区取暖油库存。不过这一趋势自11月底开始出现转变,由于气温较暖,消费减弱,同时美国能源部向市场投放大量战略储备,国土安全部也修改法案促进运输,东北部地区取暖油库存连续五周快速上升,有效缓解了该地区供应压力。
整体而言,虽然上周QE4短暂推升原油盘中上升,但实际影响有限。随着美国财政悬崖期限到来以及原油供应增长和消费疲弱,笔者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内油价维持盘整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价格区间仍将维持于85~95美元之间。
(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