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鸡肋”的剩余控制储量,在辽河石油人手中变成了津津有味的“牛排”。截至12月18日,辽河油田科研人员对1.49亿吨剩余控制储量区块开展科学评价,部分新增探明储量已在掌握之中。
剩余控制储量是指未能完成探明升级的控制储量。探明储量是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的可靠储量。目前,辽河油田23个剩余控制储量区块品位普遍较低,以低渗、特低渗透砂岩为主,块内投产油井基本为直井,产能较低,储量规模普遍较小,500万吨以下区块个数占56.5%,被称为“鸡肋”。这些区块由于受资源丰度低,富集程度差,储层物性差,低产、开发难度大等因素影响,一直未能探明升级,也就无法进行开发动用,由资源向产量转换的进程缓慢。
面对辽河盆地勘探程度高、规模增储发现难度大,同时产能建设目标不足、产量有效接替难度大的双重挑战,辽河石油人向剩余控制储量发起冲击。辽河油田研究人员创建开展多元精细评价模式,改变以往只以产能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研究中,科研人员从分析各区块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入手,以构造精细解释、含油砂体预测和单井动态分析等研究为基础,通过深化地质体研究、优选增产措施和优化实施井型等手段,深入挖掘剩余控制储量区块升级潜力,揭开剩余控制储量神秘面纱,还原剩余控制储量真实面目。
大民屯前进潜山沈289块的289井持续高产,累计产油达2.4万吨,而此井西部500米处的沈289—1井仅累计产油186吨。因为油井产能的巨大差异增加了评价井实施风险,所以一直未实施探明升级。科研人员运用新的评价模式,从沈289区块的构造位置、完钻井型、完井方式和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开展单井产能精细评价,搞清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是储层裂缝发育程度。随后,这个油田开展井震联合标定,精细刻画油藏地质体,总结岩性界面和储层界面的不同反射特征,发现断层附近与浅层稳定的地震轴呈一定角度,地震反射特征较为杂乱的区域储层裂缝发育,油井产能较高,在此基础上落实具有工业产能的储层空间发育范围。
在多元精细评价这面“放大镜”下,辽河油区目前已筛选出4个潜力区块。
(中国石油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