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2012。这一年,首钢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举起了“以开放的视野实现首钢伟大的转型”旗帜,激发出全体首钢人的热情和斗志。集团各单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直面市场“寒冬”严峻考验,决战决胜四季度,攻坚克难,做优做强钢铁业、加快新产业开发步伐。
回眸2012。站在今天发展的高起点上,重温首钢人应对严峻挑战,付出艰辛努力的一年,是为了让广大干部职工更好地总结经验,积蓄力量,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严、更细、更实”的标准,狠抓工作落实,为实现首钢伟大的转型贡献力量。
年终岁末,本报推出“难忘2012”系列报道,展现首钢集团各单位在“以开放的视野实现首钢伟大的转型”进程中,深入“三创”,攻坚克难、迎接挑战的良好精神风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编者
2012年,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需求的增速减缓,钢铁业投资扩张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加剧、多种因素导致钢铁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等不利因素,京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瞄准高端,创新实干争一流,通过苦练内功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大品种开发力度赢得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等举措,应对严峻考验。
2012年,京唐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广大技术人员与首钢技研院的研发人员合力攻克难关,成功开发了防爆钢、高强钢、烘烤硬化汽车板、无铬钝化家电板等新品种,品种钢牌号由2011年的80个增加到108个。预计品种钢销售量320.82万吨,超总公司年计划77.82万吨,增幅31%。
2011年,京唐汽车板产量为7.03万吨,2012年1—11月份达到了26.51万吨,全年预计完成30万吨,牌号也由4个扩展到了40个。实现了镀锌汽车板和罩退汽车板的零突破,分别达到了490吨和1538吨。连退实现了高强汽车板的零突破,IF钢实现了批量供货。冷轧汽车板共计组织了在北汽福田、华泰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海南宇傲等16家车企约350个零件的认证,其中已通过认证零件数目295个。冷轧汽车板用途覆盖了农用车,客车、卡车和轿车的结构板和内板等领域,其中轿车用板占整个汽车板总量的37.91%,高端外板占有量为18.98%,并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同时,还开发了出口汽车板的生产,填补了京唐公司没有出口汽车板的空白。品种规格厚度覆盖了0.4-2.5毫米,宽度覆盖了810-2050毫米,实现了规格的全覆盖。
2011年,京唐家电板产量为133.98万吨,2012年1—11月份达到了147.40万吨,全年预计完成154万吨。家电板牌号由8个扩展到了26个,耐指纹板、全无铬钝化镀锌板、高强钢家电板和LED用钢等高端产品实现了零突破,IF钢家电板实现了稳定批量供货。家电板占国内家电用冷轧钢板的20%以上,成为海尔、格力、美的、LG、格兰仕、三星等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的家电板主要供应商。满足了冰箱侧板和面板,洗衣机、空调和微波炉外板,液晶电视背板等高端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共完成23家客户,涉及DX51D、DX52D、DX53D、DC01、DC03、SLED2、S280GD、S320GD、S400GD9个品种,规格范围从0.4毫米—1.5毫米的认证,重点客户包括珠海格力、苏州三星、富士康、海尔、上海安创、美的、海信、夏普、松下、江苏银河电子、汤姆逊、上海天物等。
除了汽车板和家电板以外,还生产了1.6毫米集装箱板和高等级别的X65MS抗酸管线钢等钢种,为京唐公司提高接单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轧制1.6毫米集装箱板,攻破了宽带轧机轧制超薄规格产品的难题,提升了热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管线钢是制造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专用钢材,对质量要求十分苛刻。X65MS抗酸管线钢是管线钢家庭的“顶尖”品种。为了摘取这颗管线钢皇冠上的“明珠”,京唐公司迅速成立了由制造部研发中心、产品研发处、钢轧处,以及炼钢部组成的抗酸管线钢攻关小组,从生产组织、工艺优化、设备保证到现场监督,他们围绕抗酸管线钢从研发到试制生产,展开了一场品种与质量的攻坚战。通过大家的努力,抗酸管线钢内部成分指标完全达到了要求。
坚持低成本生产高端产品。在加大品种开发力度赢得市场的同时,京唐公司加大降低生产成本的力度。今年以来,京唐公司坚定企业创意无限、潜力无限的成本理念,把增收节支作为工作的重点。1—11月份,京唐公司铁水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610.87元/吨。钢铁量消耗完成1092.08千克/吨,比去年同期降低7.65千克/吨。吨钢综合能耗比去年降低80.58千克标煤。
炼铁部优化高炉炉料结构,逐步降低烧结矿碱度,提高入炉结矿比,稳定生产比,降低了炼铁矿耗成本。通过对喷煤系统的优化攻关,加快了高炉强化冶炼进程,缩短了低效冶炼时间,稳定了高炉炉内煤气流分布,改善了炉内调剂的稳定性,提高了高炉焦炭负荷0.1,降低焦比约5—6千克/吨,月降成本350万元。炼钢部针对钢铁消耗占炼钢总成本的85%的现状,制订了提高“全留渣比例”“提高钢渣入炉比”“减少过程吹损”“改造钢渣间设备”等9项具体措施。其中,通过创新钢渣间管理机制和钢渣处理工艺,改造钢渣间设备,有效地提高了钢渣回收加工能力,降低了工序成本,每月节支达1000多万元。热轧部分析薄规格和厚规格轧制时中间坯的降温规律,通过大量的论证实践,摸索出了轧制厚规格产品中间坯降温小,可以不切头直接进入精轧的规律,提高综合成材率千分之三,新轧制工艺使厚规格综合成材率达到了98.2%以上。能环部围绕燃料配比、优化发电运行方式努力降低成本,今年1—11月份,吨钢综合能耗完成729.9千克标煤,比去年降低80.58千克标煤;吨钢综合电耗完成609.8千瓦时,比去年降低103.8千瓦时;吨钢耗新水完成3.62吨,比去年降低0.22吨。(首钢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