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子货币对通胀有放大效应,央行制定控制通胀手段,需要加强与完善电子货币统计,提高电子货币可测性,强化对电子货币发行企业或机构的监管,防止电子货币滥发而导致货币政策偏差,更需要制定相应对策,以加强对游资在各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快速转移的监测。
俞开江
随着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商业银行加快“电子钱包”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使用步伐,国内货币电子化正在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刚刚获得今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马云带领天猫和淘宝实现了总销售额破万亿元大关的佳绩,电子商务网络化与金融化给传统零售渠道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催生了生产制造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加上稍早前汇添富等基金推出融投资与缴费、信用卡还款及免费跨行转账于一体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电子化、电子商务网络化与货币层次的快速转换,也使得货币存在形式和流通速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另一面,笔者认为特别需要提请注意:可能会干扰政府的控通胀思路。
货币电子化对通胀的干扰,一方面体现在电子货币改变了传统货币供求结构形成的通胀放大效应,另一方面体现在电子货币形态转换的便利性形成的通胀加速效应。就通胀的放大效应来说,又体现在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冲击。现代货币理论中,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一般来说,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可控性较强的外生性变量,而货币乘数则主要取决于社会大众与商业银行的行为。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货币以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发生了替代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础货币的数量。但这种数量上减少是有限的,因为央行可通过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弥补。电子货币往往也会导致货币乘数变大。货币电子化后的广义货币乘数是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个变量的函数,函数的分子为前两个变量与常数三者之和,分母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定活期存款比率的乘积以及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四者之和。
电子货币具有高度流动性,能快捷而低成本地为商业银行在头寸不足时融资,超额准备金率因此显著下降,增大了货币乘数。其次,电子货币现阶段主要替代流通中的现金,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也会显著减小。而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大于1,因此该指标的减小也会增大货币乘数。再者,由于M1占M2的比例不断下降,可以判断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随着电子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又由于M2对定活期存款比率的导数为正,所以,定活期存款比率的增加也会增大货币乘数。虽然央行会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弥补基础货币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货币乘数,但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对于其他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威力更大,小幅调整即可给货币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可见,电子货币提升了广义货币乘数,这种乘数效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显著地扩大了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将世人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人们会为了日常交易而持有更多货币,并且也需要更多货币来应付突然遭遇的紧急情况。而投机性动机则与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相关,预期利率越高,则债券价格预期将在未来下降,于是人们会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
由于电子货币的流通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信息流所代表的资金传送十分迅速、便捷,而人们持有现金的减少也降低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因此,电子货币的出现,减少了人们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关于收入的敏感性降低。但电子货币增大了人们因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由于电子货币在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极为高效、快捷,人们跨市场的投机变得极为方便。当预期利率上升时,金融资产的贴现率变大,使预期金融资产价格下降,于是人们会及时通过电子货币的媒介迅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银行存款;当预期利率下降时,人们预期金融资产价格将上涨,会将持有的资金转化为金融资产这一广义货币形式。可见,电子货币使货币投机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由于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效应,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货币供给,而电子货币使得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降低,而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因此电子货币对通胀有着放大效应。
电子货币对通胀的加速效应,体现在短期总供给曲线从低位调整到高位的时间将会被大大缩短。原因在于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诸如多功能信用卡、ATM、电子化资金划拨系统、自动转账服务、电子支付清算网络等众多创新产品。而交易和货币的电子化、网络化大大降低了资金在不同资产之间转移的成本,与此同时,整个交易过程将更加快捷,并且不再像传统交易那样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当企业预计到价格将变化时,可以及时、快速地周转资金,从而调整生产规模以争取利益最大化。金融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也极大地加深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尤其是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大宗电子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对现实中的价格投机更为敏感。一旦发现有套利机会,便会借助电子货币,及时周转资金去投机,于是通胀率会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由此,在加入了电子货币后,整个市场中的物价波动幅度将会比以往更大,对于政策的反应会更加灵敏。
笔者因此认为,在物价或将重新反弹之际,央行制定控制通胀的手段,需要逐步考虑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和通胀的影响。需要加强与完善电子货币统计,提高电子货币的可测性,强化对电子货币发行企业或机构的监管,防止电子货币滥发而导致货币政策偏差,更需要制定相应对策,以加强对游资在各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快速转移的监测。
(作者系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