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期货市场依然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在大宗商品全球定价中的影响力,并不与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匹配。
日前,中信新际期货董事长赵磊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价格”尚未形成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国际参与者,“中国期货市场要国际化,当务之急是完善市场的参与者结构。”
期货市场急需国际化
中国企业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大客户,却一直并未受到优待,屡屡陷入贵买贱卖的怪圈。
赵磊认为,中国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确立定价话语权,关键在于加快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完善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引进国际参与者,增加机构投资者。“缺少国际话语权已经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这一缺憾若不尽快弥补,中国可能失去历史性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基本关闭,这令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价格在全球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无法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国内一些有需求的企业纷纷寻找海外经纪商合作,造成业务外流。尽管一些中资金融机构也试图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服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但是目前尚没有一家能在商品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赵磊认为,新兴市场的崛起将改变全球商品市场现有的定价方式,未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市场向国际参与者放开,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中心也将转向亚洲。“中国未能参与国际定价,固然有其自身市场建设不足的原因,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若未能反映中国因素,定价也是不充分的。”
原油期货将引进国际投资者
原油期货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引进国际投资者的预上市品种,赵磊对此预计,随着中国原油期货成功上市和运作,全球原油交易中心会向新兴市场转移。中国原油依存度是52%,今年可能升至60%,预计到2030年该比例将达到80%.中国的原油期货交易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势必将加快推出。
不过他也认为,在国内现有流通体制和人民币尚未国际化的背景下,原油期货上市需要多部委协调,是复杂性最高的一个品种。
在2012年12月初中信新际举办的原油高峰论坛上,上海期货交易所人士表示,原油期货的方案已初步完成,但上市之前还需要国家其他部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境外投资者的税收、海关安排等。原油期货推出后将进行跨境监管,还需要加强对境外投资者的资金监控,完善会员投资者的诚信系统。据了解,海关总署、人民银行等部委正加紧完善配套措施。
(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