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螺纹钢期货价格在经历2012年12月份报复式反弹后,目前陷入4000附近整理,在面对原材料持续上扬成本高企及现货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下,后市可能陷入区间内宽幅震荡。
CPI持续反弹,宽松预期回落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了2012年12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数据(CPI)。数据显示,2012年最后一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5%,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比11月份扩大0.7个和0.5个百分点,呈现加快回升态势。12月份CPI涨幅扩大,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的。
由于进入下半年CPI持续反弹,这就意味着后期通胀也大概率重回上升周期。这使得市场对于2013年货币政策相对宽松预期或落空,对指数形成了明显的压制。
同时,从12月信贷表现可以发现,银行在整体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逐渐被压缩。虽然“影子银行”或可以填补这方面带来的利润损失,但近期央行宣布“将继续对系统进行升级,要求承兑汇票必须有真实税票一一对应”,这意味着票据贴现后立刻注销,让银行无可乘之机,并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冲击。此外,这也表明央行对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和表外业务扩张开始警觉。监管的加强和规范将压缩这方面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对银行整体的估值造成拖累。因此,不管是货币政策预期,还是改革政策预期,指数在目前各强压力位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
矿价4个月暴涨80%,成本直线上升
所谓无风不起浪,此次铁矿石涨价的背后推手是市场炒作,而中国城镇化以及钢企如饥似渴地补库存等都成为掀起涨价浪潮的噱头。
另一方面,两大国际矿山力拓与必和必拓均在澳洲,而该地区每年一季度为雨季,一般此时矿山产量偏低。再加上春节前各钢厂都开始对库存进行补充,这些都给了铁矿石上涨以理由,也使国际矿业巨头和贸易商炒作有了底气。
当矿价高企,被认为随时可能崩盘的钢铁业无疑经营更加艰难。据中钢协统计,去年前9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572.5亿元,同比下降6.49%,盈亏相抵后亏损55.2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836.92亿元。
供给压力有所缓和
自2012年9月份钢价出现反弹后,钢铁生产企业逐渐扭亏为赢,但企业更趋于理性,并未因为出现赢利而急于开足马力生产。
据中钢协统计,2012年12月下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0.1万吨,旬环比下降0.53%。按此数据推算,2012年12月粗钢日产为192万吨,临近岁末,企业并未出现产量冲刺现象,开工率仍保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目前产量供给不高,不会对钢价产生过分压力。
下游消费需求仍受抑制
目前,受天气和节假日因素共同作用,钢铁季节性消费低迷仍然持续。数据显示,各地工地开工较前期已明显回落,这一过程在2013年1、2月份仍将持续。
不过,在下游消费需求受阻的同时,“冬储”这亮点有所凸显。截止到2013年1月11日,全国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401.7万吨,较前一周增加38.8万吨,连续四周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2012年1月13日),总库存增加26.4万吨,降幅继续收窄。分品种看,2013年1月11日,全国螺纹钢社会库存较月初大幅上涨65万吨,达606.5万吨。尽管2012年12月初至今螺纹钢社会库存开始小幅攀升,但大幅上涨尚属首次。
螺纹钢社会库存上涨的同时,线材库存也上升至139.05万吨。同期,除冷板库存维持稳定外,热轧和冷轧社会库存均有明显上涨。
近期,钢材社会库存上涨,显示出钢贸商囤货动作明显加快。对2013年的预期,需求向好和沪钢价格的居高不下,将继续支撑钢贸商“冬储”的信心,从而增加钢材的囤货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终端市场需求仍表现疲软,并未有下游集中备货情况出现,然受高成本支撑,现货经销商亦不愿轻易继续让步,因此在成本及需求博弈下RB1305合约可能陷入区间内整理,操作上建议,4050-3880区间内高抛低买,止损30点。(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