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去年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陷入低迷,钢铁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公开撰文表达了这一窘迫现状。“如果说前年是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话,那么去年真的是阵痛期,但这对改变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平稳市场走势发挥着积极作用。”业内钢铁研究专家对此纷纷表示理解,加之,钢铁市场需求疲软的态势一直延续,去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达到72%。
不过值得提到的是,从钢铁工业各区域发展增速来看,我国东部、西部数据对比已现明显变化,在去年低迷行情下,西部地区粗钢产量增速出现逆市上涨,显然西部钢铁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西部钢铁悄然崛起
据工信部新近发布的《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报告显示,去年新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过10%,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而天津、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及重庆、湖南等产能集中度较高省市产量下降超过了7%。
对比前年数据,2011年位居粗钢产量前列的河北、江苏省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和9.8%,而在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仅为6.2%和8%。“其实这一现象在前几年已经开始显露,这和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是相符的。”
业内分析师表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这几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对钢材的需求增速也较快。相反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完善,产业结构转型较为明显,而服务业所占的发展比重在上升,使得钢材需求增速开始出现放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秘书长王建中告诉本报记者,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西部钢铁产能提升率加快,也是多年来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发展规划的结果。
西部主要是经济发展增速快,当地钢铁产能相对不足,随着这几年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增多,西部钢铁投资增长加快是在情理之中。譬如宝钢湛江基地、武钢防城港建设等这些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东多西少”的局面。
这些均对西部的钢铁产业发展带来好处。对此分析师证实,“十二五”期间,宝钢有搬离上海的规划,目前宝钢罗泾厂已经拆除完毕,宝钢生产基础的重点可能会逐步从上海转向湛江,这样更符合钢铁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加快沿海基地建设的布局。
新型城镇化助力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成为了拉动西部地区用钢需求的主力。“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初步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基础设施建设将对钢筋产生庞大而持续的需求。”
王建中认为,尽管长远来看钢铁行业需要加快结构调整,但城镇化的启动在短期内会拉动需求的增长,至少可以减缓东部地区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
有期货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也较低。目前东部地区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这个时候正是对钢铁有需求的时期。”
据了解,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在51.3%左右,离标准75%左右的城市化率仍有一定距离,因此钢材消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资料显示,以广西、云南、贵阳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目前年产量不足3000万吨,年钢材自给率仅为60%。显然,西部的钢材供需局面很不平衡。
事实上,这一点记者从钢材流通贸易行业也找到了佐证。两年前,一些商业嗅觉机敏的钢铁流通企业便早早盯上了这一市场蛋糕。
上海闵熙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便坦言,“十二五”西部地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对钢材的需求量会很大,“我们公司已着手将销售的重点转向西部地区,加大西南分公司的投入,建立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贵阳、成都等城市的钢材经营基地,实施挺军西部战略。”
钢铁业发展不应忘记“东西辉映”。工信部预计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在7.5亿吨,接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粗钢需求峰值弧顶区7.7亿~8.2亿吨,但主要需求区域将发生改变。对此有专家甚至预言:过去的十年,我国中东部经济迎来大发展,钢材消费也达到历史上最黄金的阶段;而未来十年西北部的用钢结构和钢材消费增速或将复制中东部过去十年所经历的模式。
来源:现代物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