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3月开始筹建,2008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下设综合执法分局、招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警务室,县招商局、县厚德开发有限公司与管委会合署办公,现有干部职工41人。
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总面积786.06公顷,总体规划布局划分为四个片区。谭家村片区,规划占地93.11公顷,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重点布置魔芋加工、酿酒、医药和高新科技产业;青龙桥片区,规划占地75.49公顷,以轻工、机械、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金象坪片区,规划占地117.46公顷,以矿产、建材、化工为主导产业;柳家山(火车站)片区,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滞重工业品加工、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利用、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巴东经济开发区现有入园企业21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14家,本土企业7家。利用外资健康发展,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2008年底前有5家规模工业企业,2009年新培植7家。随着阅山硅科技、土家人农业、野之源食品、博爱科技、长友魔芋5家拥有出口创汇经营权的企业相继投产,经济开发区有15家企业进入生产经营状态。
截至目前,经济开发区所在地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集镇内硬化道路18公里,经济开发区至高速公路互通的连接公路通车,谭家村小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七通一平”工程基本结束。到2010年,集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绿化、消防、供热等基础设施可以建成,总投资超过2亿元。
一、树立开放理念,放活资源求发展
巴东不仅要对县外开放,更要向省外乃至国外开放,还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凡是对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方面都应当开放。县委、政府确立“一县双城”布局,在野三关兴建开发区并建成县域经济中心,使之成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战略据点。树立“让别人发财、让自己发展”的意识,尽心竭力解决好资源拥有者与投资开发者合作不好的问题,舍得拿出优质项目寻求合作,努力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经济开发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园区为总体要求,坚持“产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按照“特色建园,资源招商,项目支撑,品牌为本”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开发为骨干的电力城,以铁矿开采加工、硅矿开采加工为骨干的矿业城,以魔芋加工、中药材加工及销售为骨干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城,以世界第一高坝水布垭电站大坝观光旅游、世界第一高悬索桥泗渡河大桥为核心景点,森林公园、温泉、山地风光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城。力争通过5年努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经过十年的努力,巴东经济开发区将拓展成为一个8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并成为巴东县的经济中心和恩施州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二、夯实发展平台,筑巢引凤求发展
2007年以来,巴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巴东工业园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完备了从项目筹划、招商引资、到企业扶持培育的一些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投资者。确立新的开放模式,从简单提供优惠政策到努力打造公正透明、方便快捷的投资环境转变,着力创造出比其它地区更为优越、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兴业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者。
独立组建的县招商局,作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平台,会同开发区管委会遴选和推介优势项目。仅在2009年“光彩事业进恩施”系列活动和“三峡纤夫节”等重大招商活动中,县人民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16个,协议资金297200万元。截至目前,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879万元。
三、加强协调服务,办好企业求发展
近年来,巴东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抓住企业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三个围绕,即围绕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活动,围绕县政府确定的十项核心考核指标,围绕所有入园企业的建成投产开展工作。定位三块发展,第一块是加速发展大道入园企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第二块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第三块是谭家村东片区的市场、商品房、宾馆和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小区道路及市政配套功能。着力五项工作,一是把协调服务福诚矿业、金德矿业、博爱科技等企业的落地作为首要任务;二是把入园企业的竣工投产作为头等大事;三是把园区道路硬化、野三关城镇管理等九件具体事作为重点推进落实;四是把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十项考评指标作为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目标;五是把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干部素养作为经济开发区自身建设的根本大事。
坚持推行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服务企业的“保姆式”协调服务机制,积极为入园企业代理办证、参与相关评审、化解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截至11月底,入园规模企业户数当年已经验收7家,占县政府考评指标(6家)的116.7%;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84万元,占县政府考评指标值(5000万元)的643.7%;当年融资4991万元,占县政府考评指标值(4000万元)的124.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375万元,占县政府考评指标值(40000万元)的115.9%;当年新增土地储备685亩,占县政府考评指标值(500亩)的137%;厚德公司当年经营净收益465万元,占县政府考评指标值(100万元)的465%。
2010年,是巴东经济开发区攻坚克难,实现规模扩张、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经济开发区来年的主要思路主要归纳为“1234”,即抓住工业兴县发展战略一条主线;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寻求项目、环境、形象建设三大突破;实现招商领先、项目争先、服务优先、发展率先的“四先”目标。充分利用国家、省、州机遇政策,深入挖掘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整合和规划,确立一批招商引资大项目,充分利用省内和省外,乃至国内和国际两种市场积极推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宽境内外资金渠道。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经济承载力、区域竞争力和社会事业统筹力,着力打造实力开发区、活力开发区和魅力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