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附近的朱家角地区,还是略远一点的苏州园林里,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曲折起伏的小桥,因而我们决定沿袭这一传统,用一座曲折的桥连接50米宽的淀浦河两岸,并通过折线桥型来对应两岸不同的基地条件:南岸平坦开阔安静的城市广场,北岸狭小繁忙的街区道路。同时还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历时人文参考——例如带有屋顶廊桥的想法——以及桥梁工程学、结构力学上的诸多考虑——例如弯矩、扭力图与立面的对应关系、支座支点与桥台的处理关系等等。
非对称的桥型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桥身的巨大扭力,在这里我们应用了先进的立体空间桁架结构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一根空间扭曲的桁架筒,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而变化钢构件的疏密程度。桥与场地的连接情况是,在南岸宽敞安静的广场,我们设计了固接的结构方式,对应北岸繁忙街区、狭小基地的简支方式。由此可以得到清晰的结构受力图示,这个图示也指导了步行桥的立面及轮廓设计。
桥面及桥顶的木板铺装,除了对应上述廊桥的想法之外,还将是主要的景观表现要素:阳光下,它将映衬出鳞鳞波光;夜晚则在将安装与上部的景观灯反射至桥面,光芒遍布全桥内部,并在夜空中散漫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