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谷”膜结构 7万张图纸绘就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0-6-17 10:22:20  兰格钢铁
     这几天,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高超每去一次世博园区,就会担当一次世博轴的“编外”讲解员——不仅给随行的家人朋友讲、路过的游客讲,还在现场接受了国内外好几家电视台的采访。作为世博轴标志景观“阳光谷”和膜结构的结构工程设计师,高超说起每一个技术细节和幕后故事,可谓滔滔不绝。“'阳光谷’和膜结构的设计施工凝聚了中国建筑设计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看到很多人听我讲完后脸上都有一种自豪神情,这对我来说也是种享受。”高超说。

    由德国公司负责整体设计的“阳光谷”和膜结构,施工难度颇高。以阳光谷为例,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连接3万多根杆件,再在其上覆盖玻璃。这么复杂的结构,中间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最终导致“阳光谷”上部的“喇叭口”无法合拢;与此同时,还要让“阳光谷”整体呈自然弧形,不能有生硬的连接点。这些都使“阳光谷”的具体结构设计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难题”。

    一开始,德方建议,请德国最好的结构设计公司来做“阳光谷”。2008年初,高超和中方设计人员跑到德国一看傻了眼,对方报价高达9000万元人民币,这还仅仅是设计费用,不包括建设成本,而且时间节点也由德方说了算。中方人员反复合计,决定还是自己做。于是,在高超牵头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课题组,力争拿下“阳光谷”。

    在接下来大半年时间里,高超和同事们仅图纸就画了7万多张,堆起来是一座颇为壮观的 “小山”。为了提高精度,他们在每个节点和杆件之间,设计了一种称为“牛腿”的连接点,通过巧妙控制“牛腿”的加工工艺来提高“阳光谷”整体的精度。为此他们还“请”出工业机器人,精密切割每一个“牛腿”段件。整个“阳光谷”共有7万多个“牛腿”,每一个的切割面都不尽相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最终,“阳光谷”的结构设计成本控制在人民币1800万元左右。

    膜结构的设计也同样复杂:拉索多了,不美观;拉索少了,稳定性就会打折。高超和同事们曾经通宵达旦做承载试验,只为找到膜结构中最“薄弱”的一处,好加以改进;他们也尝试过用各种方式拉扯膜,从撕拉处看膜的韧性……现在大家看到的膜结构,厚度仅为1毫米,但张拉力的承受度可达每米5吨。

    现在,“阳光谷”和膜结构已成为游客争相留影的世博“地标”。高超在自豪之余,并未完全放心和放松下来。“接下来就看'阳光谷’和膜结构能否经受住夏季台风考验了,我在'义务’讲解之余,还是要严阵以待。”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7万张图纸绘就“阳光谷”膜结构
  • “阳光谷”膜结构 7万张图纸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