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CS技术高峰论坛侧记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12 11:33:40  兰格钢铁
    1月7日,由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中国低碳网共同主办的2011·CCS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和综合利用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就国内外CCS技术的现状、类别、应用领域、示范工程等展开了讨论。

    在论坛上,从事CCS技术研究的北京大学工业学院副院长、神华集团CCS项目技术提供负责人张东晓表示,中国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这意味着今后中国每年要减少14亿吨~22亿吨碳排放量。要想实现减排目标,仅依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不够的。只有大力发展CCS技术,占领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才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行之有效的减排手段

    虽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非化石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但是仅靠这些措施远不能实现我国提出的减排目标,现阶段可替代能源的应用也不能满足我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解决煤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张东晓认为,在我国现有的能源资源条件下,CCS技术有可能成为一定时期内行之有效的减排手段。目前,我国可利用的能源有70%来自煤,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CS技术是研究如何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安全处理或封存起来的技术。大力发展CCS技术,将二氧化碳捕获后封存到地下,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须加强合作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杨志看来,站在为人类谋福祉的立场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通过发展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杨志表示,发展低碳技术一定要进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将低碳技术转化为一种产业,使之与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她建议,发达国家在转让以CCS技术为代表的低碳技术时,一定要考虑如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让其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携起手来,才能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为全球提供商机

    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专家格兰·沃特利说,煤燃烧时捕获到的硫可以作为肥料出售,二氧化碳也可以作为提高原油开采率的流体被捕获。

    显然,捕获和封存二氧化碳也是有利可图的。在北美,运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开采率的技术已经得到普及,二氧化碳的市场需求量很大,1吨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能产生4桶~8桶原油。全球原油价格为每桶80美元,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是20美元,封存二氧化碳的成本是10美元,成本总价为30美元。可见,1吨二氧化碳可以创造290美元~610美元的利润。格兰·沃特利认为,发展CCS技术是一桩有利可图的全球性生意。

    标准体系有待建立

    与会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匡双礼认为,要让低碳技术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自主创新,强调专利保护,尽快建立CCS技术的相关标准体系。

    匡双礼建议,在中国发展CCS技术,就要建立CDM(清洁发展机制)或其他激励机制。参考先进国家的标准,积极鼓励发展CCS技术,加快建立相关标准体系。研究CCS项目申请与核准程序、环境影响评估程序、事故应急处理等,采取设备退税补贴、商业保险、信托基金等激励措施,为CCS技术的发展打好基础。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2011·CCS技术高峰论坛侧记
  • 国家网架中心筹备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高峰论坛
  • 第二届中国钢结构产业高峰论坛采访
  • 第二届中国钢结构产业高峰论坛在东莞举行
  • 全国第二届钢结构产业论坛在企石举行
  • 中国日报网:河北钢铁高层论坛披露 “几个月内”还将整合民企
  • 环渤海论坛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 环渤海钢市论坛亮点更加凸显
  • 环渤海论坛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 第六届环渤海钢市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0年会亮点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