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多年的全球铁矿石谈判机制已经宣判终结。
“现在已经不是原来一年一谈的统一谈判机制,从去年开始,实际状况是由企业直接跟矿商谈。”在昨天(2月24日)中钢协2011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中钢协特邀首席分析师罗冰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近年来,三大矿商凭借其垄断地位不断推高矿价,完全颠覆了原有价格谈判机制。这一变化,令这位多年的铁矿石谈判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不满,“三大矿商强行让钢厂接受报价,不仅对中国钢铁企业不公平,包括日韩钢铁企业及欧洲钢企对强加的新谈判模式也不是赞同的态度。”
据悉,就中国钢厂而言,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已经成为供需双方定价的主要参考依据。记者了解到,针对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高度垄断的局面,中钢协正积极建言努力建立稳定的原燃料资源保障体系。“我们应该把大量外汇储备变成稀有产业需要的资源储备,因为资源储备是实物,对国家发展有利。”罗冰生说。
在罗冰生看来,“力拓和淡水河谷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对三大矿商来说,不管是按月度定价还是按季度定价,都使得定价走向指数化。”
近日,必和必拓率先对谈判规则再作改变。有报道称,其向中国钢厂发出的最新报价显示,铁矿石离岸报价由155美元/吨提高至168美元/吨,涨幅8.4%。如果算上海运费,铁矿石到港口价格接近200美元/吨。
“这已经是一个最高价格的水平,并且是矿商直接发出'通知’,中国钢企只能被迫接受。”罗冰生说。
据了解,此前铁矿石一直沿用年度谈判机制,即根据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主要钢铁生产商商定的合同价格确定。
成本不断推高,中国钢铁企业盈利虽有增加但总体水平仍偏低。
中钢协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与2009年相比,企业生产所需原燃料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仅进口铁矿石一项,2010年进口铁矿石61864.47万吨,比上年减少913.47万吨,而2010年使用外汇794.27亿美元,比上年多用汇29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00多亿元,全部进入钢铁生产成本。”罗冰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针对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高度垄断的局面,中钢协正积极建言努力建立稳定的原燃料资源保障体系。中钢协副秘书长吴新春近日表态,“建议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铁矿石储备工作,研究并制定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方针、政策、制度与运行管理等体制。”(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