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i:要有应对糟糕局面准备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6-12 9:11:50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 陈克新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欧债危机恶化,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更糟糕局面。因此,需要未雨绸缪,做好足够力度的政策预调,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更糟糕经济局面风险显著上升

    今年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如果希腊债务硬性违约,无序退出欧元区,并且向西班牙与意大利蔓延,势必导致全球金融体系极大混乱,最终导致欧元区解体,欧元成为“废纸”,世界经济将因此陷入更为严重衰退。

    一段时期以来,虽然这种风险一直存在,但却是小概率事件。由于希腊无序退出欧元区可能性大为增加,目前欧元区以及全世界已经开始准备应对希腊“退出”,并且西班牙又可能成为新的暴风眼,这就使得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的风险显著上升。受其影响,5月份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萎缩到了48.7,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澳大利亚PMI环比下降1.5个点,跌至42.4。同期美国就业等经济数据令人失望,人们担忧美国制造业需求在未来几个月陷于停滞。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巴西、印度经济也面临下滑。

    今年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同样不太理想,显示了需求疲软。其中前4月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更不乐观。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4%,4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急剧回落到9.2%,新开工面积下降14.6%。5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距离50荣枯线只一步之遥。同期汇丰银行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则萎缩到了48.7,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有调研报告显示,中、西部小微企业近6个月开工率仅为6成。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实际上更多来自外部,并非我们自己所能掌控。有关资料表明,欧元区占全球进口需求的三分之一,占据中国出口额的20%以上。如果欧元区真的解体,世界经济陷入更严重衰退,中国外部需求形势会进一步恶化,并对国内需求产生连锁负面反应。

    内外需求的同步萎缩,将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发动机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宏观调控未能进行及时调整,或者是缺乏足够力度,中国经济“硬着陆”将难以避免,即GDP增速回落到7%以下,企业亏损、财政减收与大量失业随之而来。这是一种最糟糕局面。

    二、经济增长比抑制物价更为重要

    在当前国内外需求乏力,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的局势之下,推动经济更快速度增长,避免更糟糕局面的出现,远比抑制物价重要。因此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置于更为重要地位。这应当成为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其原因在于:

    首先,经济增长是应对物价上涨的坚实基础。经济增长可以获得很多产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抑制物价上涨。譬如,对于城市房价抑制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千方百计增加供应,满足刚性需求,而不是背道而驰。经济增长可以使城乡居民获取更多收入,提高对抗物价上涨的经济能力;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增强对于弱势群体及关键部门的财政补贴能力,减轻物价上涨震动,釜底抽薪物价上涨基础因素。经济增长及税收的增加,还可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减少货币印刷,从根源上避免通货膨胀。总之,只能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物价相对稳定目标。

    其次,经济停滞比较物价上涨产生危害更大。过度紧缩需求,甚至不惜经济停滞,当然也能抑制物价上涨。不过这样做代价很高,麻烦更多。其结果是需求不足,迫使企业压缩生产,减少就业岗位,城乡居民、企业、政府等收入与支出的全方位下降,产生需求进一步萎缩压力,由此陷入恶性循环,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一般而言,失业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完全丧失,比较物价上涨所导致的收益部分丧失,对于社会幸福指数的危害要大得多,也就背离了抑制物价上涨初衷。“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两难选择”中,经济增长与更多就业,肯定比抑制物价更为严重。

    最后,抑制物价不能一个国家单打独斗。在西方主要国家不断释放流动性,中国输入性通胀推力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之下,我们孤军奋斗抑制需求,不仅解决不了物价上涨问题,反而会因此导致经济增长发动机动力衰减陷入经济衰退,出现最糟糕的经济滞胀局面。

    当然,我们强调经济增长比较抑制物价更为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物价上涨,尤其是其过快上涨置之不理。而是要适时、适度,将其摆放到恰当位置,统筹兼顾而已。决不能够为了后者而损害前者。

    三、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脱困的最主要选择

    既然需求乏力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因此扩大内需势必成为中国经济脱困的最重要选择。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在宏观调控方面进行了方向性调整。但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仅靠已出台刺激措施,还难以扭转需求不足局面,尤其不足以抵御欧债危机严重恶化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加大宽松力度,当务之急是要搞好三方面政策调整:

    一是房地产政策方面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在各类商品需求方面,住房需求属于终端消费需求,而且牵涉面广,住房需求的启动能够拉动数十个重要行业需求,使整个国民经济活跃起来。因此在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与启动效应方面,远不是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小打小闹扩内需措施所能比拟。现阶段中国存在潜力极大的城市刚性住房需求,即首套住房需求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如果将其释放出来,可以成为今后10年、20年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当然也是目前抵御欧债危机,保障整体需求动力不减的重要方面。所以应当对于房地产政策进及时调整。要在继续严厉抑制投机需求的同时,较大力度松动首套房需求与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包括松动未来进行房屋出租的投资性购买需求,这有利于增加今后住房市场出租供应量,实现租金价格的稳定。刺激与释放刚性住房需求,应当实施差别化贷款政策与税收政策,降低首付金额、贷款利率、赋税等。

    二是货币政策上实施降息。虽然从2011年末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贷资金增多,但由于实体经济需求疲软,担心产品销售价格继续走低,以及借贷成本较高(3月份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97%),致使企业赢利前景渺茫,因而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大量资金难以贷出,抵消了可贷资金增多的正面效应。为此,适度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利息,即有利于增强企业赢利信心,盘活银行资金,促进企业开工与实体经济活跃,这也能够降低企业利息成本,发挥釜底抽薪物价上涨的重要作用。适度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利息,可以实施不对称降息策略,也需要降息差异化。即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如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食品产业、流通产业等,率先实施降息;而对于大面积过剩产业,严重污染环境产业,暴利产业,则暂缓降息。

    三是进行大规模环境保护投资。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实现蓝天碧水优质土壤,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国内需求,也是最具潜力的国内需求。进行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投资,启动环保需求,催生一个强大的环保产业,可以消化国内大部分过剩产能,创造成百上千万的就业岗位,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果调整,逐步摆脱对于出口需求的过度依赖,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欧债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 伯南克: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构成重大威胁
  • 联合国预测中国经济将增8.3% 欧债危机是最大威胁
  • 欧债危机掣肘经济复苏 国际油价或区间震荡
  • 鸿海期货早评:欧债危机升级与中国刺激计划低于预期 金属重返跌势
  • 北京中期:欧债危机忧虑再度升温 短期沪铝走势转弱
  • 5月30日COMEX评论:期铜收触年内低点 受欧债危机忧虑拖累
  • 鸿海期货早评:中国刺激政策与欧债危机多空博弈 金属波动加大
  • 大地期货早评:欧债危机前景堪忧 基本金属冲高回落
  • Lgmi:欧债危机到底对钢价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