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分水岭 自主品牌两级分化现象明显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2-26 10:26:57  兰格钢铁
    近两个月的快速增长或多或少给自主品牌汽车的未来增长坚定了信心。

    今年11月,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延续了10月的增长势头。根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6386万辆,环比增长904%,同比增长119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70%,比上年同期增长123个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3234万辆,环比增长1420%,同比增长2130%,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3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0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258个百分点。

    与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还处于同比下降02%的态势相比,可以说下半年的自主品牌汽车正在挽回上半年的整体颓势。

    统计显示,1-11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了579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9%,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收窄。1-11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70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尽管明显好于上半年,但从总体来看,全年的自主品牌销售很难用是好还是坏来总结。”针对今年的自主品牌汽车整体表现,业内分析人士总结认为,目前的自主品牌发展很不平衡。“民营自主普遍发力增长,但大集团自主似乎在集体沉默。”分析认为,相对于前几年的高调,如今各大集团的自主多数已风光不在,有的甚至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历经前两年的集体狂欢之后,自主品牌在中国车市正遭遇分水岭。

    民营自主增长给力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11月自主品牌的销量中,除了奇瑞和一汽自主品牌呈现负增长外,其余多数自主品牌均有所增长。其中,吉利、长城、比亚迪销量不仅在自主品牌中依次排名前三,且在整个乘用车市场中销量均进入前十,其11月销量统计均超5万辆,三家整车分别实现522万辆、513万辆和506万辆的销量。

    和上述三家车企相比,尽管奇瑞汽车11月销量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四,不过目前正值奇瑞调整时期,销量也处于下滑中。11月,奇瑞汽车销量为450万辆。

    从今年前11月的销量统计来看,排名榜首的奇瑞销量累计4802万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吉利和长城销量也均在40万辆以上,分别达到4347万辆和4329万辆;比亚迪销量为3950万辆。而排名之后的其他企业销量均低于30万辆。

    从销量增长率来看,这些企业中,奇瑞、比亚迪、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今年1-11月累计销量仍出现下滑,其他企业销量则均实现增长。其中,下滑最快的是一汽集团,销量同比下滑257%;而销量增长最快的是东风集团,销量同比增长414%。而增长的企业中,长城销量同比增长342%,增幅仅低于东风集团。另外,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749万辆,同比增长2053%,力帆汽车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

    自主两分化加剧

    从上述自主品牌车企的销量及增长率情况来看,以民营为主的自主品牌企业和大集团的自主品牌形成了分水岭,特别是民营自主品牌吉利、长城、比亚迪、力帆进入下半年后的集中发力以及表现出来的长远增长潜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增长还是海外出口上,与这些企业相比,各集团的自主品牌则相对逊色。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阵营的两级分化一直存在,在今年表现尤为强烈。”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企业自身发展机制及市场所导致。

    在市场层面,自去年开始,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一开始就压力重重,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即便是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更是十足惨淡。上半年,在乘用车总体呈现正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尽管销量达到31511万辆,但同比仍下降02%,占有率也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从上半年分月情况看,也呈现明显逐月下降趋势,且每月情况均低于上年同期,6月达到上半年的最低点。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4233万辆,同比下降6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2%,占有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整体市场下滑进一步拖累自主品牌车企,未来发展更是成为考验。

    面对惨淡行情,今年7月中汽协秘书长董扬预测称,自主品牌整体市场行情未来2到3年内都很难有所改变,今后3到5年内可能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无法存活。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未来几年难以改观的市场局面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将面临生死考验成为必然。对此,除了加紧开拓国际市场,以弥补国内销量的下降之外,自主品牌需要更具战略性的思维,以避免未来在国内市场不被淘汰。更重要的则是在产品的打造上,如何集中研发力量,做能够树立起长久竞争力的精品,才是根本的生存之道。

    “相比这一点,民营自主品牌企业更具有忧患意识,并早已未雨绸缪并做好准备。”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此前吉利的转型以及比亚迪的调整,还是长城汽车一直做专做精的战略,都是民营自主品牌企业不同于大集团的地方。相比之下,民营自主品牌车企长期以来根植于市场,对竞争及长远未来认识更为深刻,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上也明确,市场反应也更为迅速。

    (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遭遇分水岭 自主品牌两级分化现象明显
  • 澳/美多空分水岭1.0385
  • 春节或为钢价方向选择分水岭
  • 春节或为钢价方向选择分水岭
  • 沪钢5000点是多空分水岭
  • 4000分水岭下多空争执 钢市空门长开
  • 跨越出口分水岭――关注2010中国紧固件出口(下)
  • 跨越出口分水岭――关注2010中国紧固件出口(上)
  • 铝市何去何从?13500元将成涨跌分水岭
  • 国Ⅲ标准可能将成为汽车产业升级“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