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撰文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8-6 10:05:03  兰格钢铁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

    今年以来,全国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其中,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GDP增长的7.1%中,最终消费拉动了3.8个百分点。为了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努力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一、坚持“三个为主”,把着力扩大消费作为重要任务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明确提出了主要依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明确提出“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

    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总结回顾上半年的实践,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为主”:

    一是外需同内需相比,要以扩大内需为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贸易和国内消费比翼双飞,快速发展。2008年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1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倍,总量双双跃居世界第三位。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外需严重萎缩,我国出口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在蔓延,出口的不利环境还将维持较长时间,而且这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我们必须按照胡总书记的指示,做到“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同时积极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才能继续保持上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投资需求同消费需求相比,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在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很高,而且大部分投资投向了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维持这样的投资力度和结构存在难度。同投资相比,消费需求不受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也不存在造成重复建设等隐忧,还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老百姓,能够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最近中央政治局研究当前经济工作时,把“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放到“优化投资结构”之前,我们应该认真领会。

    三是政府消费同居民消费相比,要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主。消费需求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消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重视加强公共服务和居民福利,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78.6%,下降到2007年的72.7%。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1%,都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幅度。只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居民消费“再上一层楼”完全具备条件。2000年前,居民消费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5%以上,1988年曾达到80%。如果能够将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提高到80%左右,加上政府公共服务消费的稳定增长,最终消费将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更大、更持久的拉动作用。

    二、采取综合措施,扎实推进扩大消费工作

    扩大消费、启动内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既要有科学的规划,也要有完备的政策,既要立足长远,也要扎实起步。

    在宏观政策层面上,扩大消费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逐步调整积累与分配的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制度建设,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些都是扩大消费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商业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是扩大消费、启动内需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当前全球商业全面衰退的形势下,国内消费逆市而上,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6.6%,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二高增长。为了让消费继续“提速”,必须多管齐下,打组合拳。

    第一,大力扶持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民消费。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商务部多年来致力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连锁经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人心”的良好效果。今年上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县及县以下市场增长16.4%,增速明显超过城市,充分体现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国务院决定继续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民)超(市)对接”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扶持项目范围和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启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民消费。

    第二,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合理建设,增加社区消费。目前城市商业网点总体数量基本适应消费需求,但在新建住宅小区、城乡结合部住宅区的网点偏少,城区老社区居民的生活也有所不便。商务部将继续实施“网点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有关部门也决定对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旧货及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建设、居民早餐及城市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等工作,加强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还应大力提倡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采取政府购买设施、补贴商户租金等扶持方式,吸引商业、餐饮、服务企业深入社区,促进社区商业网点配套,就地就近方便群众,扩大社区居民消费。

    第三,鼓励换代耐用消费品销售,促进升级消费。我国城市家电普及率很高,汽车也大量进入家庭,但受收入水平限制和消费习惯影响,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速度较慢。国务院决定在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基础上,进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试点,财政予以适当补贴支持。据测算,今年全国汽车报废量279万辆,家电报废量近9000万台,如果全部更新,将拉动消费需求5000亿元。日前,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具体实施办法,安排了70亿元的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即将开始实施。

    第四,完善调整进口消费品税率,吸引高端消费。由于中国居民收入提高、人民币升值、境内外商品价格差异等因素,中国旅游者在国外大量采购高档消费品。这部分高端消费是客观存在的,与其花在国外,不如设法留在国内。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化妆品、高档手表等商品的相关税率,促进国内需求的高档商品增加进口,将部分境外消费转化为境内购买,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

    第五,稳步发展信用销售,刺激信用消费。信用消费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流通方式,可以提前实现潜在消费需求,扩大消费规模,也有利于加速流通企业资金周转。一些国家出现信用危机的原因在于缺乏监管,不应因此否定信用消费。今年,商务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推动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央财政决定对中小商贸企业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予以适当补贴,随着商务系统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商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逐步建立,信用消费将逐步在我国商品流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六,改善流通企业经营环境,积极促进消费。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发布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了支持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支持资金、中小商业企业贷款抵押、商业工业用电用水同价政策,改善银行卡支付环境,发展内贸信用保险、支持融资担保、缓解中小商贸企业贷款难问题等。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指导流通企业,积极争取有关政策的尽快落实,进一步改善流通企业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积极扩大消费,促进消费。

    三、创新流通政策,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为了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不仅要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要特别重视创新流通政策和消费政策,深化流通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政府职能创新,加强流通宏观管理。有些人认为政府对流通业应该“放手不管”,实行“无为而治”,这是一种认识偏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都表明,政府对流通业发展应该有所作为,具体职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有关市场建设、市场竞争、交易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制定网点规划,对大型商业设施和销售生活必需品的网点建设,政府要根据规划进行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恶性竞争。三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维护公平竞争,制止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市场体系创新,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网络。我国各类商品市场数量庞大,但功能不够健全,影响流通效率。一是要疏通农产品(12.41,-0.32,-2.51%)流通渠道,重点培育大型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信息传导、仓储物流等功能,加强产地中小型批发市场和预冷设施建设,开展“农(民)超(市)对接”等试点。二是要规范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批发体系,根据不同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特点,探索综合批发与专业批发、买断经营与代理代销等模式,积极拓展仓储、物流以及融资等延伸服务,满足生产企业和零售商的需求。三是在城乡继续发展连锁经营,逐步提高统一配送的比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实惠的商品和服务。

    流通组织创新,培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流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要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方式,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尽快形成若干家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创立自主品牌,发展销售和物流网络,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批量集中采购和及时快速配货的经营优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促进居民消费。同时,也要扶持和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稳定市场、增加就业的作用。特别要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创新担保方式,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方式,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调控方式创新,维护市场的繁荣稳定。我国商品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但是,受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影响,局部地区、少数商品的供应和价格波动也时有发生。要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并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增加品种、扩大规模,确保一定时间的市场供应量。要未雨绸缪,增强预见能力,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测,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增强调控的预见性。继续完善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储备投放、进出口调剂等机制,增强应急保供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扶持政策创新,加强财政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持。市场流通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既是个充分市场竞争的产业,也是个带有一定公益性的行业。从发达国家来看,政府对流通业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特别是在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应急措施方面支持力度较大。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财政部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资金支持,取得良好效果。财政资金的注入不仅直接扶持了企业发展,而且调动了企业和社会更大的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中央财政将累计投入几百亿资金,支持流通产业发展,必将为促进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美法院裁定美商务部对华双反合并调查不合理
  • 美法院推翻美商务部对华轮胎“双反”裁决
  • 商务部:继续对日韩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
  • 美法院推翻美商务部对华轮胎“双反”裁决
  • 美法院推翻美商务部对华轮胎“双反”裁决
  • 中国商务部:由CENIT继承冷轧不锈钢反倾销措施中的权利义务
  • 商务部再次发放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抽样调查问卷
  • 商务部:由株式会社继承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措施中的权利义务
  • 商务部再次发放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抽样调查问卷
  • 商务部:明年原油非国营进口限额2530万吨

  •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