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达钢年产钢22万吨,已累计亏损3亿多元,企业资不抵债。2008年达钢生产规模扩大12倍,销售收入达到95亿元、增长17倍,年创税金3.37亿元、增长22倍,成为达州第一纳税大户。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30户“迅速做强做大类”大企业大集团之一。
提起达钢发展奇迹,达钢人都会自豪地说:“是江总带领咱们实现了跨越发展!”他们说的江总,就是四川省“首届优秀创业企业家”、四川省劳动模范、第十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善明。
百年达钢,执着追求的梦想
1998年7月,江善明临危受命出任达钢总经理。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带领达钢人在四年内累计节约成本近3亿元,2002年即实现扭亏为盈,达钢驶上了良性发展快车道。
面对未来,江善明提出了心中的梦想:“打造百亿达钢、构建百年达钢!”2008年,达钢的销售收入95亿元,百亿达钢梦想即将实现。而要构建百年达钢,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江善明又带领达钢人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4年,达钢在省、市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完成改制,江善明在管理中积极引入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实施一系列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招聘和招标体系、建设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企业管理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粗放走向了精细。
他跑北京上成都,找项目筹资金,以其特有的执着与坚韧,在达钢先后实施一大批技改项目,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彻底改造沿用达40年之久的落后工艺,实现钢铁生产线“四全、二热、一喷”新工艺,即全熟料炼铁、全热铁水炼钢、全连铸、全连轧;热送热装和富氧喷煤炼铁,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成本大大降低,效益显著提高。
他在达钢实施管理体系认证、计量体系确认,全面提升质量、计量管理水平。精心打造的主导产品“巴山”牌热轧带肋钢筋,蝉联三届国家免检产品、五届“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并申报“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目前,该品牌的钢筋广泛应用于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产品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率、企业形象均得到空前提升。
为拓展企业新的利润空间,江善明带领达钢人不断向新的领域开疆拓土。通过合作、合资、实物入股、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整合各类资源,将产业链向煤化工、天然气能源化工等产业延伸,成为钢铁、煤焦化工、天然气能源化工三大产业并举的企业集团。今年2月,筹备上市的达钢控股公司“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也标志着达州上市公司破零迈出了重要一步。
百年达钢的梦想也逐渐清晰起来。
人才科技,科学发展的支撑
“企业要发展,人才与科技是关键!”江善明为此推出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2006年,江善明获得“达州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并获重奖10万元。钱还没揣热,他就将10万元无偿捐给达钢,设立“达钢科技创新奖”。
江善明大马力引进企业所需的20多名国内相关专业顶级专家,先后聘请重点项目专家50多名。引进大中专毕业生近1000名,通过内外培训和专家授课方式每年培养人才3000余人(次)、赴外培训150多人(次),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MBA管理人才达30余人。
优良的创新环境,结出累累科研成果。达钢先后实施7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江善明领头主研的“酸焦油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主研开发的抗震钢筋于2008年8月25日首批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抗震钢筋生产许可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生产抗震钢筋的三家企业之一,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和企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国许多钢铁行业出现停产和亏损状态。江善明果断推出“构建长效低成本运行体系”,带头降低自己的薪水,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科技优势,创造全国钢铁企业少有的不停产、不限产、一般员工不减薪、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奇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税金同比增长41.57%和23.89%!
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勇担当
“达钢有污染,我们有责任。我们必须把环境污染欠下的历史旧帐加倍补上,必须达标排放!”江善明如是说。
江善明八方纳谏、广集智慧,创新趟出一条“科技治污,治污创效”的新路子。开展技术和废物利用模式创新,利用高炉煤气发电,年创效益9800多万元;利用高炉炉渣入股,与浙商利万步森公司合作建成年产60万吨超细粉末产品,年创效益8000余万元;利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年创效益1200多万元,并减排二氧化硫400吨、烟尘3000吨;实施焦化、炼钢、轧钢除尘和工业废水全封闭循环使用环保项目,年创效益1.3亿多元;开发HRB500Ⅳ钢筋、利用焦化污染物生产粗酚、筑路油,年创效益900多万元;利用焦炉和转炉煤气在国内首创生产清洁能源二甲醚,投产后将年产20万吨二甲醚。通过治污与创效结合,达钢生产吨钢耗新水降低6.06吨,下降37.41%,降成本1.94元;吨钢耗电降低33.33度,下降8.83%,降成本15.67元,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来源:达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