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钢市走势分析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09-10-29 11:38:01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 宋继军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钢铁业运行和钢材市场走势。正如刘董事长刚才说的“今年的钢铁形势和钢材市场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我把它归结为三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没有任何权威人士预计到今年的两次钢材市场的大起大落;第二个想不到就是迷局,这个迷局是,从7、8月份以来钢材市场大幅下滑,伴随钢铁产量暴增的情况;第三个想不到,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增长的速度。针对以上三个想不到,今天我就以河北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征以及下一步钢铁行业的走势做一个探讨与大家分享。

    一、河北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1—9月全省产钢10546.19万吨,同比增长23.69%;生铁10525.4万吨,同比增长21.68%万吨;钢材10995.1万吨,同比增长23.69%;1—9月钢、铁、材环比分别回升3.09、2.37、2.54个百分点。钢、铁、材增幅分别比全国同期的钢、铁、材增幅5.20%、9.20%、10.40%高出10.5、10.11、10.75个百分点。预测今年全年河北钢产量将达到1.35亿吨以上,有可能突破1.4亿吨。

    2009年1—9月,河北钢铁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410.03亿元,同比下降6.55%,环比1—8月回升3.4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86.91亿元,同比下降29.68%,环比上月回升6.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68.59亿元,同比下降31.25%,环比上月回升8.6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经济运行走势有四个问题和趋向值得注意:

    1、今年2、3月间和7、8月间钢材价格在一年之内连续两次大起大落,这种现象是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人为因素,大企业不节制的涨价过猛过快;二是产能过剩和产业集中度低难以控制产量;三是市场运行不规范,经销商面对形势变化从心态上缺乏相应的冷静和理性。

    2、今年以来,特别是7、8、9月间,一方面是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另一个方面却是钢产量的一直增长。尤其是河北省,今年5月份以来,钢铁产量基本上一直呈两位数的高增长。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钢铁生产连续性较强,且是大规模的生产,如果限产、减产企业损失很大;二是企业对后期市场看好,所以没有限产、减产计划;三是生产企业在成本上还能承受,在限产减产或降价销售两方选择,只要成本能承受,生产企业往往选择降价销售。因此各生产厂家一直在坚持生产。

    3、各方面都认为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从国家物流中心统计数来看,上半年全国钢材消费总量为3.15亿吨,而钢材产量为3.16亿吨;到1—8月全国钢材消费总量为4.3亿吨,而钢材产量为4.4亿吨,供需基本平衡。从河北钢铁工业产销率一直在99%来看,也可以看出。那么说“产能严重过剩”,是低估了全国钢材的消费?还是高估了产能的过剩?还是社会库存过大?我认为这三方面原因都有。

    4、从河北来看,是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左右着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的走势。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恢复增长快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即增长速度就慢一些,甚至负增长。比如河北钢铁在今年1—6月时,有4个品种增速在20%以上,有螺纹钢(增长31.43%)、线材(22.78%)、热轧薄钢带(24.43%),热轧窄钢带(21.08%);同期下降在10%以上的产品有轻轨(-33.50%)、厚钢板(-11.32%)、中板(-11.98)、冷轧薄宽钢带(-20.37);到1—8月份,增速在20%以上的产品增加到7个品种:型钢(22.19%)、棒材(25.12%)、螺纹钢(35.23%)、线材(22.64%)、热轧薄宽钢带(31.13%)、热轧窄钢带(38.18%)、焊管(22.05%);而同期的厚钢板则下降6.93%、中板下降10.94%、冷轧薄宽钢带下降17.23%。尤其带钢的增长在河北省表现更为突出。

    5、今年以来,河北钢铁工业利润增长水平一直好于全国钢铁业平均水平,比如,从可比较的上半年来看,河北钢铁行业实现利润82.91亿元,同比下降53.94%,下降幅度低于全国钢铁行业下降幅度85%的32个百分点。

    二、今年以来钢坯市场总体走势分析

    今年以来,钢坯市场与钢材市场运行波动相吻合,并基本以3320元/吨为轴线而上下波动。当2、3月份钢材价格暴跌时,钢坯价格大体于3月上旬触底,形成今年以来的第一个波谷。此后,钢坯价格逐步回升,直到7月底、8月上旬形成今年以来的第二个波峰,且也是今年价格的最高点,达到3680元/吨。从8月中旬开始走低,一直到9月份始终处于下滑通道,到10月中旬价格已降到3020元/吨。10月份钢坯价格持续维持低位运行,小幅盘整。

    钢坯市场运行永远为钢材市场所左右。当国内钢材市场整体不佳时,钢坯市场也难幸免。从河北情况来看,今年钢坯市场主要是由建筑用钢材和带钢等产品增长拉动的。据对18家钢铁企业调研,今年1—8月份累计生产商品钢坯932.38万吨,同比增长15.11%。此增幅比这18家钢铁企业的同期粗钢产量增幅4.9%高出10.21个百分点,表明今年在河北形成的商品钢坯增量主要是由没有轧钢能力或轧钢能力不足的钢铁企业增产形成的。而这些企业生产商品钢坯的积极性在河北体现,主要是由下游带钢增长38.18%、线材增长22.64%、螺纹钢增长35.23%、热轧薄宽钢带增长31.13%、棒材增长25.21%、中小型钢增长22.19%拉动的。

    钢坯市场后期价格走势仍将会受整体钢材市场走势所左右,预计短期内仍将继续在低位徘徊,企稳运行,价格既无大幅下滑的空间,也无大幅上涨的动力。主要原因:一是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供大于求在目前将成为一种常态抑制钢价上涨,并左右着市场的运行,形成“总体向上、震荡为主”的态势,而且会延续到明年;二是进入11月份以后,从宏观调控层面,国家将着手总结1—10月份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并根据1—10月运行态势预测明年走势,同时作出明年经济如何运行的决策,并提出相应对策,出台重大措施,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予以部署;三是国家最近印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即将到来的11月、12月将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处于承上启下的调整阶段。由此判断,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活动大背景下,国内钢材市场不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而会呈现小幅盘整、企稳运行的态势。

    三、后危机时代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预测

    1、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将左右钢铁业和钢市运行走势

    我国上一轮经济发展持续扩张期从2003—2007年创纪录性连续长达5年以上保持10%以上增长,连年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尤其钢铁业表现的更加明显。2008年底全国已形成钢产能6.6亿吨,当年实际钢产能5亿吨,而表观消费量仅为4.5亿吨,由此可以看出当年钢产能过剩至少有1.5—2亿吨。过剩产能的威胁在于,如果钢市价格上涨,产量必然会恢复增长,而使过剩产能释放,必然导致国内钢材价格震荡下跌;当钢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时,产能过剩的矛盾逼迫钢厂进行限产。因此,至少在今后两三年内,国内钢铁业和钢市运行就会一直不断呈现“总体向上、震荡为主”的运行态势。从板带材和长材价格比较上可以表现出,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板带材过剩上,如热轧板卷在2008年11月、12月和2009年2、3月间价格比螺纹钢、高线的价格还要低。

    2、钢铁产业集中度是决定钢铁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因素

    据国外专家研究,一个国家某个行业前4家企业市场集中度若低于40%,市场就会出现过度竞争,供求关系和价格也会随之大幅度波动。由此,我国钢材市场过度竞争,六年来年年都发生价格大起大落现象,源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低是不可能协调、控制、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的,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钢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3、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落与金融危机冲击叠加效应直接影响着钢铁工业复苏的周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国内钢铁工业正常有效的运行,且还在蔓延深化继续影响着。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落给钢铁工业发展带来的低迷。我国经济增长率上一轮周期谷底是在1999年,全国钢铁行业也是在1999年触底出现全行业亏损的。从2000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这一轮扩张期从2003年—2007年创纪录性的连续长达5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度发展,使我国GDP总量从1999年的8.97万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万亿元。这一阶段也使我国钢产量从2000年的1.281亿吨上升到2008年的5.005亿吨,产量比2000年增长2.91倍。在经济高速发展和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性矛盾表现得最为突出。可以说,经济结构包括钢铁产业结构失衡是这次周期性调整的主要动因。从当前形势判断,即使今年我国经济顺利从“回暖”转为“回升”,也并不意味着马上进入一个高涨阶段。放在经济周期这个大背景下看我国钢铁工业,从2009年企稳到回升,再到2009年以后的恢复增长乃至复苏,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过程。在这3年以上的过程中,只有国际经济形势根本好转,钢铁行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只有国内下游产业的复苏,钢铁行业才能走出困境;只有钢铁产业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4、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面临着后危机时代的挑战

    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是发达国家将会由原来重视消费转变为重视储蓄,导致发达国家消费率的降低,将直接影响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二是将会由原来高度重视金融业转变为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后的各国经济将会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实体经济,因而,后危机时代的钢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三是当经济衰退,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带来的危机也将会刺激新技术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成为新技术投资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起点,进而形成对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挑战;四是后危机时代,将更加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重视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问题,更加重视寻求发展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更加重视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市场份额中的比重和地位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路径和对策就是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5、我国钢铁业行业仍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从目前趋势看,全国钢产量今年将突破5.3亿吨。这是因为钢产量主要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专家推断和长官意志决定的。当日本钢产量在1973年达到1.19亿吨时,被世界公认为日本钢产量已达到饱和点;但在34年后的2007年日本钢产量却又创历史新高,超过所谓的“饱和点”而达到1.202亿吨,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日本钢产量仍然达到1.187亿吨。美国的情况与之相类似。这表明发达国家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既与该国的经济发展周期相适应,又与钢铁工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相适应;还表明在任何时候,钢铁工业既是加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又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这是其一。其二,关键问题还在于,这些发达国家通过不断进行技术积累、技术升级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仍然可以避免产业的大幅度衰退,而且能伴随着经济发展周期,通过波浪式、螺旋式上升的路径,仍然可以实现钢铁产业的不断深化发展,使本国钢铁产业呈现出内涵式发展态势,而保持持续发展。发达国家这一经验,凸显了钢铁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以不断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来推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这是保持钢铁工业深化发展的永恒主题。

    已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发展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城市化进程却处于初期阶段呢!这就是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还有相当长一段路程要走,尤其是城市化未来十年必然加快。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将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这些领域又恰恰是钢铁消费大户,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必然带动钢铁产业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从以上形势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仍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期,仍有发展空间。我预计中国的钢铁工业还要再发展50年,它的发展空间在于要不断的用技术改造、技术升级来推动产业升级,因此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是钢铁工业今后50年乃至100年永恒的主题。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兰格山东频道 钢结构频道 炉料频道 隆重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河北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钢市走势分析
  • 10月28日河北钢铁集团碳结钢结算价格调整信息
  • 10月28日河北钢铁集团型材价格调整信息
  • 10月28日河北钢铁集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 10月28日河北钢铁集团板材价格调整信息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以开发大湾矿为突破口
  •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市场寒风”中保持盈利
  •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市场寒风”中保持盈利
  •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市场寒风”中保持盈利
  • 河北钢铁集团采购总公司降低生铁废钢采购成本

  •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