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棒线厂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精益生产,深化精细管理和'5S'管理,实现三个一流(打一流指标,创一流管理,建一流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实现了指标的快速提升。今年前10个月,该厂累计生产钢材313.16万吨,比去年的全年产量多出4.56万吨,全年预计产材376万吨,较去年多轧出一条轧线的全年产量,作业率、成材率、定尺率等主要生产指标较去年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优化组织方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生产组织效率
为应对严峻的生产形势,棒线厂进一步提高生产调度会质量,自2009年开始,实行生产调度会一天两会制度,除坚持早调度会外,每天下午3:30再次开会总结白班生产情况及早调会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以此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
轧钢生产有独特的节奏和特色,每班都要定期更换轧槽或轧辊。如何规范交接班组织,有效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呢?棒线厂规定交接班统一由调度室组织,各单位执行,实行"三定"制度,即:一是定点停车,每条生产线根据交接班任务和轧制特点,结合维修职工人员状况,确定具体停车时间;二是定量工作,每条生产线交接班换辊、换槽个数,设备维修部位在前一天下午调度会和当日早调会都做好周密计划,各单位按计划合理安排好人力物力;三是定时完成,对轧线所有轧辊和轧槽的更换都规定出具体的完成时间与定额,每天的交接班时间以最长的轧辊更换时间为基准,所有工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严格考核。
为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该厂根据各条生产线的不同特点,吸取以往事故处理经验,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实行高线叉车卸卷应急预案、高线打包机故障应急预案、连轧抛钢机故障应急预案等生产应急预案制度。
轧钢生产是系统化的大生产,无论是上游的炼钢工序,还是下游的成品发货,都和轧钢生产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生产组织人员必须树立大生产观念,站在承钢生产的大系统,优化棒线厂的生产组织工作。棒线厂密切关注炼钢连铸生产,以热送最大化为原则组织生产。4月份主动和公司协调实现一高线转炉煤气并网,减少待煤气时间等。
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品种创效和规格创效
按照公司"四稳定、一统一"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棒线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了规格创效。特别是当前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价下跌的不利条件下,该厂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快速反应,应对市场变化。
根据2009年钢筋出厂价Ф16mm螺纹较常规规格高50元/吨,小规格Φ12mm、Φ14mm螺纹较较常规规格高150元/吨。公司要求棒线厂多生产Ф16mm以下中小规格钢筋,实现规格创效。但棒线厂当前的规格分工,Ф16mm螺纹只在连轧生产线两切分工艺生产。为了进一步增加Φ12mm、Φ14mm螺纹产量,该厂积极在二棒生产线开发Ф16mm切分生产。7月18日一次试生产成功,2009年1-10月份在Ф16mm螺纹不减产的情况下,Φ12mm、Φ14mm小规格比去年同期增产9.4万吨,为公司多创效9401万元。
棒线厂积极开展新产品开发工作,保证品种钢生产无论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组织生产了PC棒盘条、Φ6.0mm盘螺、45号以上高牌号硬线、CL08拉拔线、H08A焊线等品种线材14.13万吨。5月17日,成功试轧了Ф20mm精轧螺纹钢筋填补了省内空白。
该厂在三条棒材生产线优化螺纹钢定尺剪切方式,一方面优化坯料定尺,一方面合理控制成品尺寸,优化成品长度,提高定尺率,另外做好剪切设备维护,完善设备功能,提高剪切精度,提高定尺率。2009年,螺纹钢一次定尺率提高0.473%,多产定尺材2.585万吨,按每吨定尺材售价高200元计算,今年前10个月同比效益增加500多万元。
优化日成本核算,降低生产成本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棒线厂认真落实公司各项降成本措施,结合本厂实际积极开展成本日核算工作,以降低故障,稳定生产为突破口,严格控制各类费用和消耗。在指标提升的同时,加工费显著降低,为公司挖潜增效做出了贡献。今年1-10月份的成本和去年相比,连轧线下降14.2%,棒材线下降10.6%,一高线与二高线分别下降25.4%与13.6%。(来源:河北钢铁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