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9日说,中国多数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供过于求,明年中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比较小。
周望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候表示,食品类价格占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权重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中国粮食连续六年增收,库存充裕,粮食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有利于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另外,从今年5月份国家采取收储,稳定价格的措施以后,生猪价格已逐渐恢复正常,但生猪总体上供大于求。
他说,农产品价格明年大幅上涨可能性很小。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则强调,明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对于食用油价格上涨的问题,周望军说,虽然最近食用油价格波动,但食用油整体上供大于求。
多数工业品价格产能过剩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周望军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摆脱短缺经济以后,手机、汽车、电脑等工业品价格同比是下降的。
对于社会关注的水、电等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和教育收费问题,周望军说,政府会注意把握价格调整的节奏和力度。
对于社会关注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9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说,明年中国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
不过,周望军认为影响中国物价走势的国际因素存在不确定性。他说,石油价格会不会出现过去两年暴涨暴跌的现象仍是未知数。
虽然今年大部分时间物价总水平处于下跌状态,但不少居民感到生活费用有所增加。对此,周望军说,去年物价从高位回落后,食品和蔬菜价格触底反弹。另外,政府在价格指数比较低的时候,为理顺价格,促进节能减排,上调了部分资源能源产品价格。从短期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负担。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收入增长不快,人们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有关专家认为,物价的适度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中国积极稳妥地理顺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保障供给,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如果物价一路下行,生产者是不会冒着亏损的危险生产的,必将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