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23日表示,该公司最近已开始实行新的贸易政策,在铁矿石价格制定和销售方式上将更加灵活。这则消息为实行了数十年之久的铁矿石长协机制能否继续存在打了一个问号。
按照传统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从4月1日开始,长协矿应执行新的年度合同价格。但今年不仅铁矿石谈判至今未见分晓,连长协机制本身亦遭遇严重挑战。钢铁行业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在近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国际矿业巨头和钢厂之间吵吵嚷嚷,猜疑、纷争、对抗的味道越来越浓,信任、友谊、合作的气氛越来越淡。矿山与钢厂本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是一种唇齿相依关系。当前的“冷战”局面,对双方发展都不利。
对比近年来的盈利发现,钢厂处境每况愈下,矿山却赚得盆满钵满。去年中国最大的68家钢厂的利润总和仅有55388亿元,同比下降3143%;相反,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去年下半年就实现净利润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4%。如果剔除中国企业的投资收益,必和必拓一家半年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中国最大的68家钢厂全年的利润总和。
可就在这种形势下,几家矿业巨头今年仍一再要求提高长协价,甚至要求100%的涨幅。难怪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这根本不是合作的态度。”
矿业巨头的漫天要价,固然让欧洲、日本和中国的钢铁产业会承受极大的成本压力,但要价太高同样可能伤及自身。因为假如长协价太高,钢厂必然被迫减产,或者从其他矿山进货——毕竟,当前全球铁矿石的总体供应形势并不紧张。
与一般商品不同,铁矿石使用的专向性也决定了它只能卖给钢厂。这种贸易特征决定了供需双方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要照顾双方当前利益,又要考虑双方的长远利益。只有抱着合作互惠的态度,才能实现长期共赢。
如果三大矿山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总想着榨干下游用户的利润,也许几年后,随着世界上铁矿石产能的增长,就该轮到三大矿山呼天抢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