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铁矿石生意,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企天源矿业赚得盆满钵满,日前他们透露了赴港上市的计划。但是,由于没有铁矿石进口资质,这家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铁矿石贸易商未来发展可能并非坦途。
外电称,本月开始,天源矿业将为IPO交易进行发行前推介,并计划于5月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计划筹资至多4亿美元。花旗集团和洛希尔将担任此次IPO交易的簿记行。
昨天,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公司的确有计划到香港上市,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贸易,在国内有一座铁矿山,规模并不大,且铁矿石贸易只做国内矿,并不做进口矿。
“在贸易商中,天源矿业并没有进口矿资质。”业内人士昨天也告诉本报。
自2003年以来,受益于中国钢铁产量的迅猛增长和巨大的铁矿石贸易量,大量铁矿石贸易商成了行业“暴发户”。
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从2003年的2.6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8.8亿吨,从铁矿石价格走势看,铁矿石现货价从去年3月的每吨60多美元,一路飙升到目前的每吨170多美元。国内矿价格亦呈现了稳步上涨态势。“就去年上半年,仅仅几个月时间,许多贸易商就把2008年一年亏的钱都赚上来了。”天津当地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铁矿石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矿贸易主要是区域性的,很难做大。如果单独依靠国内矿贸易支持上市公司较高的利润增长,难度很大。相对而言,进口矿的利润空间更高一些。
但原本没有进口资质的天源矿业再想获得进口资质的可能性并不大。国内进口铁矿石贸易商最多时有500多家。2005年商务部将这一数字削减到了118家。2007年商务部又将数量缩至112家。
数量还将进一步削减。4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在组织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达成一致,将取消2009年铁矿石进口量不足100万吨的企业的进口资质。
即便是天源矿业争取到了进口资质,今后生意也不好做。在传统的年度定价模式下,铁矿石现货价长期低于长协价,贸易商的利润空间非常大。但是国外三大矿山公司目前正在逐步打破传统定价模式,改成向季度定价转型,并希望逐渐采用指数定价。
新模式下,贸易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风险也越来越大。
天源矿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据这家公司内部人士介绍,公司正计划到海外投资矿山。而此次IPO募集资金就将用于提高产能和展开收购。(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