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中国仍拒绝正式接受今年的铁矿石长期价格协议,而另一方面钢铁生产商则表示它们已经与全球矿业公司签署协议确定了供应量,因此临时价格协议目前主导了铁矿石的进口。
中国今年再次拒绝作出让步,与矿业公司就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协议。在目前市场已开始试行新的季度或指数定价机制的情况下,上述临时价格协议破坏了中国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同时也凸现了供应方在谈判中的强势。
虽然中国今年和矿业公司淡水河谷(ValeS.A.)、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以及力拓(RioTintoPlc)再度摊牌,但由于存在这些协议,中国钢铁公司可以一方面继续公开抵制矿业公司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不会中断铁矿石的进口。
上周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ebeiIron&SteelGroupCo.)表示,将与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合同延续到2010年后。该公司国际贸易部门高级管理人士YanLiang表示,与淡水河谷的交易令河北钢铁成为淡水河谷在中国的最大客户。
虽然还不清楚有多少钢铁企业签署了这种确定供应量而不确定价格的协议,但这些协议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即便价格谈判仍无结果,钢铁制造商也打算继续从矿业企业进口铁矿石。
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上月表示,他们的大部分客户已经接受了新定价机制,暗示已经与中国钢铁公司达成了协议。这些矿业公司不愿明确指出签约客户名称。
实际上,在上月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会长邓崎琳已经抱怨称,小型钢铁厂已经在基准价格谈判结束前签署了各自的合同。中等规模的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NanjingIron&SteelCo.,600282.SH,简称:南钢股份)董事长杨思明表示,临时价格协议是各个公司单独签署的,但在季度定价问题上,该公司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他并未说明他的公司是否签署了临时价格协议协议。
在官方层面上,中国仍在反击。商务部正在调查三大矿业公司是否滥用了垄断权力,该调查类似于欧盟(EuropeanUnion)和日本进行的反垄断调查。
分析师称,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似乎是目前处于下风时的最有力武器了,但是,尽管反垄断调查可能会令力拓与必和必拓建立铁矿石合资公司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化,却不太可能迫使铁矿石供应形势发生彻底变化。
EurasianGroup的DamienMa称,反垄断机制可能会成为商务部未来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工具,但他认为对于铁矿石矿业公司这一案件来说,困难较大,因从技术上来说,它们不在中国市场内运营。
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导者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控制铁矿石进口,试图借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的地位影响铁矿石谈判。他们呼吁抵制从三大铁矿石企业进口铁矿石,并威胁将审查中国贸易商的铁矿石进口合同,同时削减铁矿石进口许可。
但截至目前这些手段似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铁矿石交易人士称,许多进口商都在想办法规避或者干脆对上述指令置之不理。而工业和信息化部(MinistryofIndustr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也在和这些措施保持距离。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官员杨永新表示,必须澄清的是,这些是行业措施而非政府政策,在改革中国铁矿石进口机制方面,中国政府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规则。
因此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不可能大幅放缓。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整合进展迟缓,而市场又偏好确定的定价方式,中国似乎难以获得一直期望的铁矿石定价权。(华尔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