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是当前世界经济歧义最大的问题。在美国经济理论界的主流意见看来,通货紧缩即将在明年降临美国。不久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句“经济异常不确定”或面临通货紧缩,美股应声大跌。而对中国来说,管理通胀预期则成央行货币政策的最关键点。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贸易品要素可在全球流动,其价格水平的差异性不会太大。那不同国家间经济形势及价格水平判断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就当前美国经济理论界的主流意见来看,之所以认为下半年价格趋势不明朗,在于持续的产能过剩、在于过量的货币发行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而是返回到银行体系、在于房地产仍处于复苏之中等。不过,在笔者看来,当前美国的物价水平之所以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种货币现象,货币发行过多会引起本国通货膨胀。金融海啸后,尽管美联储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是由于金融体系崩塌、市场信心要得到很快恢复并非易事,从而使得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商业银行不愿向企业及家庭发放贷款,金融危机后M2增长始终处于停滞状况。还有,美国CPI指数是以居住类为主导(居住类权重占CPI的权重为42.7%),如果房价水平低,CPI数据往往会大受影响。再加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品都会寻找要素价格最低的地方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通胀率处于低位也就十分平常。不过这是美国经济的一种常态,要判断美国经济进入通缩还为时尚早。
而对中国来说,尽管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与美国一样,但中国的金融体系及CPI体系与美国不一样,所以对通胀的认识也完全不同。在管制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下,当中国货币政策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时,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长就推向了极致:2009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达到9.6万亿元,是2007年的3倍多,是2005年以前银行信贷增长的近5倍。即使是2010年上半年管理部门对商行信贷增长有所收缩,也在4.63万亿元的水平上。当前大量的流动性从银行流出后,或进入各种资产,或进入实体经济。大量的货币无论是进入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推高相关市场的价格水平是必然。比如2009年不少一线城市的价格水平涨幅达60%以上。可以说,无论资产的价格算不算进CPI体系,整体的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只不过其传导的方式与途径不一样。
那为何国内CPI仍在低位徘徊?为何政府统计的CPI指标与居民实际体验到的价格水平变化有差异?
先从中国与欧美在CPI统计指标体系上的差异性说起。从指标设计及项目安排来看,各国CPI指标体系没有多少差别(这是所谓的国际惯例),但实际内容却相差很远。比如,和欧美CPI指数以居住类为主导不同,中国的CPI指标体系是以食品为主导的指标(其权重为33.6%)。这样,对CPI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食品价格波动。
而食品价格又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周期短。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农产品快速涨价带动食品快速涨价是不可能的,即使食品价格有涨跌,波幅也会十分有限。但对于真正影响消费价格水平变化或消费比重较高的住房消费、教育、医疗等价格快速上涨,这种CPI体系对其价格变化反映却很小。
这就是今年1-6月份CPI只涨了2.6%,6月份CPI环比还降了的原因。从数据上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佳态(GDP增长为11.1%),局面十分可喜,但实际经济生活对物价变化的感受相差很大。因此,尽管今年的CPI指标表现得令人满意,但是中国消费物价的快速上涨已经不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了,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早就发生的事情。对此管理层决不可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