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来,从云南镇雄、威信等地煤矿,运到泸州金鸡渡码头的优质煤,经常遭遇“调包”,换成劣质煤或煤矸石,导致损失重大。在这个码头经营煤炭业务的一二十家煤矿企业,被逼出了各种防盗、防伪措施:在煤炭里掺黄豆,在货箱上贴有防伪标识的封条,防中途被调包。(《华西都市报》2010年11月10日)
按常识,黄豆的价格比煤炭高,把好好的黄豆掺入煤里,不是为了增加煤炭的重量,仅仅是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被调包,这样的新闻让人心酸,也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在我们不曾接触的煤炭运输领域居然还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于是,以“运煤调包”为关键词百度了一下,居然哗啦啦跳出很多类似新闻,看来这个问题已长久存在,而且是普遍存在的,看来我的确孤陋寡闻了!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干这种不良勾当呢?难道这些人为了利益,连最起码的道德和良知也与煤一起变黑了吗?这样的问题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看完新闻资料,发现煤炭调包就涉及两个关键人,一个是运煤司机,一个是不法煤场老板。利益两个字把本不相干的两个群体联系在了一起。一个是为了赚取差钱,把客户的优质煤换成劣质煤;一个是通过少量的差价和劣质煤换取优质煤,赚取更大的利益,而受损失的是煤炭厂家的长远利益和煤炭客户的直接利益。
难道这样的事就无法管和管不了吗?不是的。去年6月,湖南攸县人民法院就以诈骗罪对在运输煤炭途中调包的洪某等22名被告人(其中有16名司机)处以有期徒刑、管制及罚金。越来越猖狂的煤炭运输调包,影响的不仅仅是煤炭运输业,而且对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构成威胁,间接影响国计民生。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煤炭运输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打击和防范煤炭运输调包行为,对不可靠或不诚信的运输业主则限制或不让其参与运输,必要时可采用经济手段制裁;国土部门要严把土地使用审批关,严格换煤货场土地使用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应依法予以取缔,切实加强煤炭货场的依法管理;公安经侦及煤炭运输沿线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涉及违法行为的,会同相关部门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果断查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