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亩耕地红线将推高房价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4 9:29:16  兰格钢铁

    很多人都认为,高房价的原因在于土地稀缺。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供应,从而控制房子的数量。房子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自然会不断上涨。土地交易市场上,卖家只有一个,只有政府,所以高房价是必然的。

    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并不是在地方政府,而是在国土部。每个城市申报了用地计划,都必须得到国土部审批。可以这样说,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制度。即使地方政府想增加土地供应量,从而降低房价,也需要得到国土部的审批。这些年,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所以争取到多一点用地指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用地指标之所以要严格控制,理由就是国家提出要把坚守18亿亩耕地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所以不能触动。实际上,耕地“红线”政策将推高房价。道理很简单,土地供应量紧张,房价自然不会降下来。

    任志强也对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批评,甚至他认为这是政府玩弄市场的借口。对此,他认为,“以色列是比中国更缺少土地资源的国家,因土地和水的争夺,在连年不断的发生着战争和摩擦。但以色列却用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手段,让这个缺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沙漠中国家成了农业的出口国。”

    任志强还列举一些数据出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只有3.84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0.36%,但却居住了6.02亿人口。而农村的宅基地却高达16.8万平方公里,约为国土面积的1.75%,是城镇建成区的4.6倍,却只居住了7.2亿人口。”因此他认为,“如果合理的拿出1%的国土面积建设城镇则可居住15亿人口以上。可见不是土地资源的稀缺占主导地位,而是土地利用效率在制约。而这种利用效率的制约则源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

    要知道,18亿亩耕地之中,耕地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有的耕地产量很高,有的耕地产量很低,甚至相差好几倍。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只是追求数量,从而忽略了耕地质量的好坏。如果一个城市需要占用一万亩耕地,这必然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一万亩,所以国土部不会批准的。可是城市发展需要用地,怎么办?于是一些沿海城市就到西北那些省份置换用地指标。比如西北一个省份复耕一万亩耕地,就有一万亩建设用地指标,所以沿海城市就可以拿到这些用地指标。总之,这个红线政策就是保证全国18亿亩。事实上,这些复耕的土地,根本没有种植的意义。他们在沙漠上安装水龙头,把这些地方灌湿了,就种下一些庄稼。其实, “低等田三亩养一个人,高等田一亩养三个人”的道理是很浅白的。

    任志强说,“粮食的种植面积与耕地的数量多少无关,而只与土地的产出价值相关。换句话说,只与粮食的收购或买卖价格相关。每当粮食的产出价值大于务工的劳动价值创造时,土地的收益会吸引农民大量的种粮。而当粮食的种植收益低于务工的劳动收入时,农民就会放弃耕种而改为打工。”

    如果国家一直都在18亿亩耕地红线,那么房价就会继续上涨。即使有一天,房价不再上涨了,那也是处于高位之中。高房价让很多人透不了气,这是不争的事实。住房方面开支,都占了居民相当的比例。相对来说,粮食价格对大家影响远远低于房价。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即使粮食价格有所上涨,对多数人也是负担起的,并且对农民也有好处。

    事实上,18亿亩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关系不大,但是却让多数人承受着高房价,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说,这个红线政策是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包括地方政府。当然,对极少数人是有好处的,就是这些人最需要坚持红线。

    一石二鸟的事情在经济学上是没有的,要18亿亩耕地红线,房价就不能降下来,这需要决策者去选择。总之,18亿亩耕地红线将推高房价,这是一个事实。

 

(来源:搜狐财经博客 作者:李俊)

 

兰格钢铁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兰格合作媒体,兰格钢铁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18亿亩耕地红线将推高房价
  • 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千方百计少占耕地
  • 河北钢铁集团:创建绿色矿山不占耕地造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