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轮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来,其行情持续走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暂时打断了它的进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恢复了震荡扬升的局面。未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仍将走牛。
⊙陈克新
多重因素导致全球大宗商品走强
首先是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了大宗商品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据有关资料,世界人口将在2011年结束前突破70亿整数关口。世界由60亿人口增长到70亿,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人们很快就会见到80亿人口。如此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对于全球范围内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的持续推动是不言而喻的。
在世界人口总量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表现为全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表现为现代住宅、汽车、家电、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超大规模发展,表现为蛋、奶、肉类在食品构成比重的迅速提高,也就使得同样GDP下的矿石、原油、煤炭、谷物、油脂、橡胶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明显提高。
以中国为例,2010年全国8种大宗商品表观消费总量接近63亿吨,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石油、煤炭、铁矿石三大品种增幅均达到或超过12%。棉花的表观消费增长率也达到8.1%,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据统计,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6.27亿吨,目前粗钢产能达到8亿吨。预计2011年中国全口径粗钢需求量(含出口,下同)将向7亿吨靠拢,或者超过7亿吨。预计今年10年内,中国粗钢全口径需求量将会达到9亿吨,由此引发出对于铁矿石、炼焦煤、燃油的巨大需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因为人口规模扩大,生活水平提高所导致的大宗商品巨大需求的持续增长,至今难以见到峰值,至少还要持续10年、20年之久。
其次是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平缓后,将崛起另一个需求大国。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仅局限于中国,必须具有全球视角。虽然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因为人口增长放慢,超大规模基本建设告一阶段,以及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循环使用等,大宗商品需求减缓,其进口依存度也会相应降低,但也并不意味着全球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因此转向宽松,甚至出现过剩。
必须看到,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经济亦在崛起,成为新的需求领军人物。随着印度、巴西等其他人口大国的“两化”进程,其对农矿产品的需求量也将越来愈多。有分析认为,今后5年之内印度钢铁需求将增长1倍,并将从当今世界最大的现货铁矿石供应国,转变为重要的净进口大国。这种数量的增加,不仅完全抵消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少部分,而且还会超出。届时世界范围内的大宗商品整体供求关系只会更紧,中国大宗商品全球采购,将会遭遇印度等人口大国的激烈竞争。其竞争力度也会大大超过现阶段的欧美发达国家。
第三是世界矿业巨头的高度垄断地位,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出现。现阶段全球许多大宗商品资源,都具有高度垄断性,被一些国际财团所控制。比如,“两拓”与“淡水河谷”三家世界矿业巨头,目前掌控了70%左右的铁矿石世界贸易量;欧佩克掌握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产量等。即便今后数年、十数年后,这一局面也难以发生重大变化。凭借其高度垄断地位,以及对于市场的深入研究、准确判断,世界巨头们完全有能力调节一些大宗商品的生产节奏,控制产能释放,避免国际市场严重供应过剩的局面出现。
第四是各国货币长期贬值趋势。自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并且其印刷与贵金属储备完全脱钩以后,竞相贬值,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应对高额债务和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的主要手段,为此开辟了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长期通道。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过2美元/桶,目前已经上涨到100美元/桶左右,最高时曾经达到过147美元。还有分析认为,今年内石油价格有可能达到220美元/桶。如此之高的油价涨幅,完全用需求增加予以解释的难以接受的。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国货币,主要是美元不断贬值的结果,由此引发实际购买能力的不断大幅下降。因为各国货币,尤其是美元的贬值进程还会继续下去,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牛市行情亦难以结束。
最后是大宗商品加速金融化。经济历史表明,大宗商品涨价过程,实际上也是金融化的过程,其背后无时无刻不闪动着金融财团的身影。直到现在这个进程也未停止,并且还在向新的重要品种扩展,比如向铁矿石扩展。随着传统铁矿石价格谈判体系瓦解,定价指数化,国际铁矿石贸易也趋向金融化。这就使得在铁矿石实体需求之外,又增加了一块很大的金融性需求,或者是投机资本炒作需求,从而扩大了铁矿石总体需求盘子,导致市场关系进一步向供应方倾斜。在此基础上,投机资本逢低买进,推波助澜,也会导致大宗商品牛市的延长。
短期向下调整,并不意味着“市场拐点”的出现
有分析认为,大宗商品牛市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今后很有可能出现“市场拐点”。比如说数年之内铁矿石市场将会由目前的供应紧张转变为供大于求,即所谓“风水轮流转”,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届时铁矿石价格亦相应跌落。还有观点提出,中国不必死守耕地红线,国内粮食、油料等农产品不够时可以到国际市场购买,相信一段时期后,世界农产品供应会出现大面积过剩。
何谓“市场拐点”?即市场价格行情发生由“牛”转“熊”的重大转折,反之亦然。而且这种转折是趋势性的,是长时期的。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由短缺转变为过剩,就是一种“市场拐点”。
实际上,因为前期价格上涨过快、过猛,以及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经常会出现一些向下性调整,甚至是深幅度的向下调整。比如此次金融危机时期。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行情,有可能在2013年前后发生大的向下性调整。这是因为,现阶段大宗商品价格的过高、过快上涨,其本身对于经济发展和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
另外,还有三大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高增长有可能触碰“高增长边界”。这种危险确实存在。二是高油价会对欧美经济产生冲击。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飙升,将加剧新兴经济体的严重通货膨胀威胁。上述几个因素的碰撞叠加,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深幅跌落,如同上轮金融危机来临时一样。对此,不可以掉以轻心。
因为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今后大宗商品行情确实会向下调整,这是正常的。因为任何商品价格都不可能直线扬升。大涨一段时期以后,逐步积累起来的市场风险与压力需要释放,即便是在“牛市”阶段也是如此。但是,这种短期调整,并不意味着所谓“市场拐点”的出现,意味着长期牛市的结束。
实际上,盲目相信“市场拐点论”有害无益。纵观大的市场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多,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不可再生,石油、煤炭、矿石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资源性商品,今后供求关系都将越来越紧,即便是谷物等种植业,也会因为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供求宽松。“资源瓶颈”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即使出现金融危机,需求相对疲软,与“超级牛市”对比,资源产品行情低迷也只是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有时连1年也不到。比如在石油和粮食问题上,谁敢轻言今后可以出现长期性供应过剩的买方市场局面。因此,千方百计获得资源,将是我们的最高战略,为长期不懈的努力目标,一刻也不能怠慢。如果盲目相信数年之内将会出现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拐点”,一厢情愿地豪赌所谓“风水轮流转”,势必失去许多机遇,重犯战略性错误。
大宗商品“超级牛市”的影响及其应对建议
大宗商品“牛市”,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必须高度重视。这种长远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瓶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一国社会经济增长,主要受到销售市场与原料资源两大约束。目前及今后来看,由于自身十数亿人口的巨大规模与提高生活水平的深厚潜力,中国并不十分担忧销售市场不足,即所谓的产能过剩。能够真正形成增长制约的,还是“资源瓶颈”。
二是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因为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大宗商品长期依赖进口,并且其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原油、矿石等矿产资源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长期“牛市”,对于中国物价的向上推动也将是长期的,对此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能否长期能否承受这种压力,将是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严重考验,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正确应对。
1.千方百计获取资源。今后的时代,主要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因此,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加大投资力度,千方百计获取资源权益,并且提高物流保障力度。据有关资料, 目前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总量中,已经拥有了部分权益产品。
中钢协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中有6000万吨权益矿,2011年预计将再增3000万吨,预计到2013年真正能形成权益矿约1.5亿吨。还有报道称,目前中国海外投资的铁矿石锁定资源量已达180亿吨。这都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在这方面,世界矿业巨头们继续大手笔投资全球矿产,超过千亿美元,确实具有胆量与远见卓识,值得我们学习。
2.进一步提高资源储备。获取资源,除了并购投资权益产能外,还要提高现货资源的储备,包括国家战略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两个方面,比如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食品储备、矿石储备、有色金属储备、稀土储备等。这也是转换中国外汇储备形式,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即由债券、现钞等“白条形式”转换为“实物形式”、“权益形式”的一个主要方面。国家要有专门机构,比如由商务部来指导、协调、部署这方面的工作。
3.努力降低单位消耗。从战略上消除中国经济资源“瓶颈约束”,应当在开源节流并举。为此,必须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技术进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循环使用,从而大幅减轻经济增长对于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
4.加快大宗商品市场发育程度。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权威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产生中国价格影响力,这是新形势下重获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最大的需求量,为世界最大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建立,为最权威价格指数的形成提供了天然优势。在这方面,金融机构要有远见,紧密配合,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们也要积极参与。当然,这毕竟是一个较新事物,一些企业还不熟悉。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不可“追风”,一拥而上。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