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尽管眼下实力尚弱,但通过政策扶持、行业整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涌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能够诞生跻身世界前十的集成电路企业?这个答案在以前令人不敢想象,但现在,它却变得让人憧憬。
3月4日,展讯发布2010年财报,年营收达到3.463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年营收超过3亿美元的芯片设计公司。同样是在2010年,展讯发布了全球第一款40纳米TD芯片。
中国是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中心。纵观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格局,欧美和日韩厂商把持天下,中国只有极少数业者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
中国能够诞生跻身世界前十的集成电路企业?这个答案在以前令人不敢想象,但现在,它却变得让人憧憬。
3月4日,展讯发布2010年财报,年营收达到3.463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年营收超过3亿美元的芯片设计公司。同样是在2010年,展讯发布了全球第一款40纳米TD芯片。
中国是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中心。纵观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格局,欧美和日韩厂商把持天下,中国只有极少数业者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
在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看来,展讯的两个“第一”十分有意义:展讯迈过年营收3亿美元的门槛,将会对后面的国内同行起到启迪和示范作用。另一点,国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一直都是采用跟随国外同行的战术,研发技术与国际竞争对手相差3-5代。展讯发布40纳米TD芯片,是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第一次在某个产品上走在了全球前列,这标志着中国业者终于可以和国际竞争对手同台同步竞争了。
新增长周期
过去三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大落大起。
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率创下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的最低值,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整体遭遇首次负增长。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全球市场一样一改颓势,成为继2005年之后市场增速最快的一年。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未来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回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又将步入一波新的增长周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江上舟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前景表示乐观。
产业的增长离不开市场的推动。未来,随着PC、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等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医疗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它们都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向前迈进的推动力。目前,国家发改委实施了集成电路设计专项,在智能卡、通信、多媒体、安全以及电源与功率产品等5个领域对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予以扶持,计划用3-5年时间,让上述领域的芯片国产化率达到50%-70%。
眼下,代表中国最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超级计算机也即将与“外国芯”说再见。3月初,正在参加“两会”的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对外表示,按照“核高基”重大专项的规划,国产超级计算机今年年底将全部使用“中国芯”。
据介绍,过去国产超级计算机主要使用国外芯片,而到今年年底,中科院、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家国产超级计算机的主要研制单位,将全部使用各自研发的芯片,中科院首台完全使用国产芯片的超级计算机,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完成装机。
江上舟认为,201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增幅预计将超过20%,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3G移动通信、物联网、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和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正迅速发展成熟,其中孕育的巨大市场机遇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将因此迈向下一个“黄金十年”。
政策垂青
中芯国际于上个月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10年的收入创历史新高,并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亏损之后,首度实现全年盈利。
从产业角度看,中芯国际之所以能够摘掉亏损帽子,主要得益于全球半导体业大势转旺。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2983.2亿美元,一改连续多年来的低迷发展态势,成为继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另一方面,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它扭亏为盈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好消息。
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见中芯国际董事会主席江上舟和中芯国际CEO王宁国时表示,今后五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芯国际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非常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务院近日刚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抓住机遇,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并施行《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称“18号文件”),业内人士把自此之后的10年称为中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黄金十年”。
2011年1月28日,国务院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称“新18号文”)的通知。“新18号文”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和市场七大方面扶持推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在延续旧18号文件政策的基础上,力度进一步增强,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财税政策方面,新18号文件支持范围从设计企业扩展到封装、测试、关键专用材料及专用设备相关企业。其中对于线宽小于0.8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给予相应优惠,这对生产线最小线宽普遍仍为0.38微米的国内企业来说是较为实际的政策支持。
集成电路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为了获得更充裕的资金,保证灵活的经营方式,业者普遍期待能够上市。创业板给中国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一个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平台。
尽管此前已经有中星微、展讯、珠海炬力、无锡美新、复旦微电子在纳斯达克或香港上市,但2010年是有史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公司上市最多的一年。台基半导体、欧比特、国民技术、国腾电子、福星晓程、东光微电子和君正相继登陆创业板,锐迪科则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今年1月底,新进半导体也成功于纳斯达克上市。
新18号文件也明确传递出鼓励集成电路企业上市的声音,提出支持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顾文军分析指出,新18号文的主要亮点可以用“更加重视集成电路产业,更加灵活和更加遵循产业规律”来形容,诚然还有很多细则尚待落实,但是其出台无疑是“利好多于利空”,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打了强心针。
做强才是硬道理
虽然前景令人看好,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必须得到正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特点目前仍是市场需求大,产业规模小,绝大部分产品依赖进口。据统计,中国在2010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1500亿美元。
去年4月,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联盟正式成立,以更好地整合各个地区的产业服务平台资源。国家级公共服务联盟的出现,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一大短板——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
从全球集成电路行业看,扮演类似产业联盟组织者角色的正是那些业内领头羊。例如由著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公司ARM发起的合作社区成员超过600家,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ARM在其中主导资源的整合。
在谈到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联盟成立的原因时,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处处长孙加兴曾表示,“中国缺乏英特尔、ARM这样的龙头企业,如果政府不来做这样的工作,那些还不强大的本土公司会死得更快。”
以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为例:设计环节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源头,国内厂商遍地开花。但以2009年的标准衡量,2010年才第一次有中国公司可能入围全球前25名,而且仅有年营收刚突破3亿美元的展讯一家。有业内人士指出,年营收达到1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才算是有规模的公司,才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国业者整体上距此还有较大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介绍,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将有5家设计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有20家超过3亿美元,有30-50家超过1亿美元。顾文军认为,未来五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黑马”,这些公司将具有国际竞争力。
在政府大力扶持民族产业,业者力争上游的同时,全球第一集成电路消费市场的重要地位也让中国成为国外厂商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从设计到销售全方位进军中国市场。
2011年1月,随着美国芯成半导体宣布收购厦门矽恩微电子,被收购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名单再度变长。近年来,外国公司收购或者参股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过去1年中,美国Atheros(日前被高通收购)收购上海普然、美国Omivision收购上海捷顶,成芯在经过一番引人关注的挂牌转让后,也被美国德州仪器收入囊中。
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是必然之事,行业整合也不可避免,中国集成电路公司频频成为被收购对象,说明其技术水平和价值受到认可,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被收购也透露着一种无奈,缺少资金、自主核心技术和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它们难以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因所在。
在成芯挂牌待售之际,美国美光科技或收购武汉新芯的传闻曾让业内人士大呼“武汉新芯如被外资收购,对我国产业将是致命的打击!”好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以中芯国际与武汉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新芯告胜。
2011年初,晶源电子收购同方微电子,接下来华大可能并购北京华虹集成电路。新18号文件鼓励、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为实现资源整合和做大做强进行跨地区重组并购,对于亟需壮大的中国集成电路公司来说,揭开内部整合的大幕令人期待。(IT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