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关键在于制定本国标准法规
|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4-1 15:06:25
兰格钢铁 |
3月4日,在全国政协的一场小组会上,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主任欧阳明高,请他就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必将加速发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十五”时期是研发阶段,“十一五”时期是示范运行,“十二五”时期将是产业化的关键时期。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能源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汽车产业的转型一定要与节能减排挂钩,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到了非加速不可的地步。我相信,“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必将取得很大的突破。
问:你曾经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要走“车型开发两头挤”的路径,从小型车和大客车开始。现在,你是否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
欧阳明高:未来5年,“两头挤”的战略仍然是主要路径,但这并不是指只发展小型电动车和大客车,中等车型也在逐步发展。不过,小型车和大客车更容易实现产业化,会率先发展起来。
事实上,无论是纯电动小型车、大客车,还是中等规格的车型,在“十二五”期间都会得到发展,但各自需要的政策和条件不一样。从我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程度、居民消费水平看,我们在小型车和大客车产业化推动方面具有优势。
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已经实现较好的发展,逐步步入正轨,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微型车、小型车发展上,如果有好的标准、法规引导,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很快上量。中等规格车型则需要慢慢过渡,从油电混合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再到纯电动,这是中间的过程需要更多时间。
问: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大吗?
欧阳明高:差距是相对的。比如电池,在基础研发阶段,我们与国外技术的差距还是有的。不过,电池开发技术是一代一代不断进步的,尽管基础材料研究上我们相对落后,但随着我们在研发方面的不断投入和努力,以及技术升级周期的缩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当前,我国车用电池经过技术升级已经能够装车运行,在国际上也受到好评。
问:混合动力汽车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市场主流车型,但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只能按照节能汽车标准来补贴,与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金额相差甚远。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欧阳明高:从国家战略上,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最终方向还是电动汽车,所以多给电动汽车补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混合动力技术趋于成熟,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进入了竞争阶段。国家补贴应该给那些不成熟的技术,而非成熟技术。中国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目前,中外企业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都在市场上竞争,应该由市场来主导。
问:“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是实现百万辆,请问您觉得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欧阳明高:这个目标总体来看比较客观、理性。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从技术和产业化角度上并不难,最关键的是要制定好中国自己的标准法规。现在,我国电动汽车的评估标准是都按照国外标准法规认证的,国外标准认定续航里程达到100多公里才算合格,但这一标准是按照欧洲的交通状况和路况来制定的,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由于交通状况的问题,小型化、轻量化、低速、短里程的电动汽车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种电动汽车不需要安装太多的电池,因此,电池成本就会降下来,更容易实现产业化。
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制定准入标准,使得微型电动汽车、小型电动汽车也能进入市场。目前,这类标准法规正在研究当中,“十二五”期间可能出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