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节能灯本来是期待更加省电节能,但倘若节能灯不合格,可能不仅不节能,还会对公共电网造成伤害,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了53种节能灯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仅52.83%样品所有测试项目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些产品分别在互换性、谐波、灯功率、初始光效等不同方面存在问题,包括知名品牌飞利浦照明和雷士照明(02222.HK)。
节能灯近五成不合格
让飞利浦登上质量“黑名单”的是一款5W节能照明灯,经检测实测功率超出6W,这意味着它非但不节能,反而还特别耗电。与飞利浦同上黑名单的还有顶着“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雷士照明。雷士一款NVC型号5W节能灯,其初始光效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飞利浦公关部相关人员昨日回应《第一财经日报》称,公司产品出厂前都会有一定的检测环节(抽检),公司正在对上述事件进行内部与外部的调查和沟通,“很可能是某一批次的产品出现问题。”此外她也表示,“不同产品指标的数据有一定的合格范围,每个企业是不同的。”
其实,不仅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结果,广东省质监局日前抽查省内企业生产的LED路灯、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等节能灯时,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也仅为56.1%,其中LED路灯及LED路灯用光源控制器、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节能灯)合格率最低,内在质量合格率分别仅44%和43%。
一位照明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飞利浦的照明产品很多都是合资工厂生产的,“被抽检出的不合格情况虽然相对其他杂牌来说,偏差不是特别大,但是他们在质量管控提升方面肯定是有一定空间的。”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陈艺飞回应说,能效标示共有Ⅰ、Ⅱ、Ⅲ3个等级,国家规定只有符合Ⅱ级能效标准的节能灯才能在市场销售。北京消协本次抽查了雷士2款节能灯,1款为5WⅠ级能效标示的产品,另一款为5WⅡ级能效的产品,检查结果显示,5WⅡ级能效的节能灯达到国家的技术要求,而5WⅠ级能效标示的节能灯抽检只达到了Ⅱ级能效的标准。
“这是因为灯管在制造过程中的一致性未控制好,属于批次性问题。事件发生后,雷士公司已在公司内部展开了自查自纠的措施。”陈艺飞说。
上述照明业内人士表示,像飞利浦、雷士照明这样,取得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项目的,应该是需要满足很多“苛刻”质量条件的,比如汞含量、使用寿命、节能认证等,在产品管控上更应该重视,不应该出现这种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事件。
这位人士还表示,从2008年起,我国启动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对使用节能灯产品的城乡居民和大宗用户分别给予50%和30%的补贴,到2010年已补贴了3.6亿元。
“节能灯质量不过关会造成很多隐患。”中国照明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比如,谐波指标是指电路在工作中产生有害的高频谐波电流,这些高频谐波电流会通过公共电网对其他用电设备以及电网本身造成危害。电流谐波过大,将会使设备发热、损耗增大,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故障导致烧毁。本次监测中占总样品数20.75%的产品,该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包括星星之火牌18W节能灯、CIDA牌9W节能灯、科明牌9W和15W节能灯等。
准入门槛低,行业鱼龙混杂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升平表示:“50%不合格的比率,也有可能监测机构在检测时选取的样本不具足够普遍性,”据她了解,抽检的样品部分源于建材市场、小型连锁超市等。就像在商场买的衣服不合格率肯定低于杂货小店的衣服,在正规灯具城买的价格适当的节能灯、20家补贴企业中的节能灯合格率肯定也高于价格低廉的杂牌节能企业的产品。中国节能灯市场上,小企业数量虽然占到90%左右,但是大企业的市场总量更大。
不过刘升平也认为:“在监管、企业自律方面,节能灯市场确实需要整顿规范。”由于这两年中国正在进行白炽灯向节能灯的转换,很多企业都紧紧咬住这个“商机”。她告诉记者,行业内有上万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确实有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对质量漠不关心,老百姓对节能灯产品价格又比较敏感,所以一些企业就为了压低成本,使用低价质劣的元件装配。
对于有的节能灯使用时间不长就坏掉的现象,深圳一家节能灯生产厂家的张先生向记者透露:“一个是用的材料不好,另一个就是工艺水平不到位。”他说,节能灯产品也不是国家强制认证产品,行业内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节能灯生产企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记者在网上看到,北京某环保科技公司打出的广告称,“加盟投资开办一个节能灯厂仅需4.8万元”。
不仅是质量本身存在问题,节能灯行业还存在所含的汞,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支普通节能灯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而1毫克的汞渗入地下就会造成大约360吨水的污染。而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环保问题,打着“节能”的旗号,却往往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张先生向记者介绍,一些杂牌企业缺少产品生产的相关技术能力,对产品的最终质量控制不力,也有些企业所使用的关键部件如电子元件、灯头、灯管等采用外购的方式,企业本身缺少相应的控制能力,使得产品的最终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