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或再上调存准率
在热钱流入源源不断,新增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央行流动性调控面临着较大的对冲压力,因此5月份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仍非常大。
新增外汇占款居高不下
3月份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完全有能力实现净回笼,但央行还是在上周末再次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新增市场流动性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的最大来源就是外汇占款。从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外汇占款在3月份新增4000多亿,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成为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的情况下再次提高存准率的很好注脚。
数据显示,1月份外汇占款新增5000多亿,2月份因为季节性因素新增较少,但也超过2000亿元,而3月份又达到4000多亿,一季度累计新增外汇占款11000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看好,外需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全球直接投资复苏趋势明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经济环境稳定等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复苏已巩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加上息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不排除少量热钱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流入。一季度在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外汇占款仍增加了11000多亿元即是明证。
我们认为,上述条件在较长时期内都会继续存在,因而热钱净流入的压力依然较大,新增外汇占款也将居高不下,进而给央行回收资金带来长期压力。
5月提准预期增强
回顾去年年底以来货币政策的出台时间点,尤其是最近的几次加息与上调准备金率,基本上都是在宏观数据出台之后。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的事实是,上调准备金率的时间一般都在月中,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必然。
这是因为,银行资金一般在每个月的月底有所偏紧,但由于外汇占款提供流动性,经过半个月的积累后,银行资金面会在下个月的月中又开始宽松。央行在这个时间段提高准备金率,有平滑资金面的作用。
此外,我们认为央行选择在这样的时间点去上调准备金率,其中还隐含着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目的。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众多因素中,市场预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越来越重视市场预期的作用,不断通过直接与公众沟通来了解市场预期。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开始放弃货币政策的神秘传统,通过不断增加政策透明度等方式来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预期性。在制定政策时,更是充分考虑市场预期的反应,试图利用引导市场预期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近年来中国中央银行也越来越重视市场预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事实上,最近几次上调存准率都较好地切合了市场预期。经过最近三个月的每个月月中上调准备金率后,市场显然会加强对5月份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因此,如果其他情况与前几个月大致相当,央行在5月份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从货币供应增速来看,广义货币M2增长16.6%,狭义货币M1增长15%。从各项指标来看,经过一系列的调控之后,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M1和M2增速也基本取得预定目标。然而,达到预定目标,并不意味着目前的紧缩政策就已经结束,预计未来政策将持续紧缩,以确保最终达到今年的紧缩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