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2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汽车企业利润增速低于销售额增速,市场低迷的现状给国内各车企"十二五"期间新一轮的"造车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5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警惕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新闻,再度将汽车业产能过剩提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国内汽车企业的"十二五"规划汇总,中国在2015年将形成年产4000多万辆产能,如按汽车销量年均增长10%计算,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908万辆,届时产能利用率仅为73%。
5月10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指出,业界针对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争议,实际上是担心行业投资过热的表现。董扬认为,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内汽车市场每年平均增长24℅以上,市场容量每五年就会增加两倍;而"十二五"期间汽车行业的规划是市场容量增加一倍,比过去的增长速度减少了一半,因此目前汽车行业不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
在董扬看来,汽车企业仍面临生产紧张的问题,同时对大企业年均15%的增长规划,董扬也表示"符合行业发展增速"。
董扬的预测并非没有根据,2010年中汽协年初统计,全行业的生产能力是1720万辆,但最后产销量均超过1820万辆,像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北汽福田等很多大企业更是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事实上,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汽车企业今年效益的明显下降,也让产能投资的热度有所降温。根据中汽协对国内17家重点企业的统计,1-3月,共完成利润总额530.22亿元,同比增长8.66%,增幅比1-2月回落7.83%,增速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6.23个百分点。
不过,国内四大汽车集团"十二五"将产能锁定在500万辆以上,董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冷静的规划,并不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他分析认为,过去十年,汽车产销平均年增长率是24%,即每五年市场增加2倍,而车企集团"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是仅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国内汽车企业集团通过提高效益、整合兼并重组,完全有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虽然董扬认为对产能问题的担心实际上是对投资过热的担心,但记者发现目前汽车业仍存在结构性过剩的现象。自今年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取消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严重,成为了扶持政策缺失后增速减缓的主要对象。
统计数据显示,4月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了10.45%,而在去年政策的鼓舞下,各汽车集团纷纷加大了交叉型乘用车的投入,扩大产能,结构性过剩已不可避免。
对此,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市场经济就是产能过剩经济,但不能出现严重过剩。2011年被称为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拐点年,因而车企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销量及利润下滑,这也会迫使车企收缩扩张的步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