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大型房企的拿地情况及项目开竣工情况,已处于国土资源部密切监测中,且被纳入监测范畴的企业名单将动态调整。
本报记者近日获悉,国土资源部直属单位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自2010年1月起就已对15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拿地和项目的开竣工数据进行密切监测,形成分析性报告后,上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及调控和监测司。如有违规异常情况,国土资源部将会依照相关政策,联合相关部委,从信贷、融资、拿地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调控。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市场监测处研究人员卢静表示,房地产宏观调控之后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对15家大型房企进行监测,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其拿地情况,监测其囤地行为,另一方面是为了监测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程度。
名单曝光
“我们对15家大型房企拿地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发现在今年4月份这些企业都没有在一线城市拿地。”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在日前举行的2011年保障房用地计划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透露。但其并未透露这15家房企的具体情况。
本报记者经过追查获悉,被监测的15家大型房企分别为:万科集团、绿城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富力地产、绿地集团、恒大地产、碧桂园、华润置地、远洋地产、雅居乐地产、合生创展集团、世茂集团、中信地产、万达集团。随后记者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核实,多家企业表示已了解这一情况。
卢静明确告诉记者,自2010年开始,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市场监测处就开始对上述15家大型房企的拿地情况和项目的开竣工情况进行监测。从今年1月份开始,已经搜集了同比和环比的数据。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将及时向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及调控和监测司上报,以便其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或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调控之后市场两极分化,大企业的资金优势很强。现在媒体都说大企业囤地比较厉害,国土部要掌握一下它们拿地情况。另外市场分化后,也要监测它们对市场的垄断程度。”卢静表示,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这15家房企拿地占比多数都没超过5%。
但是从市场销售占比来看,据相关机构统计,万科、恒大、保利、绿地、万达、富力、碧桂园、雅居乐、中海和绿城这些企业的2010年销售金额达到5936亿元,占2010年房地产百强企业总销售金额的42%;销售面积达5893万平方米,占百强销售面积的45%。意味着市场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
卢静介绍,除了监测上述15家房企的拿地情况外,国土资源部还通过土地市场动态检测与监管系统,对其拿地后项目的开竣工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囤地异常,将会及时向土地利用司进行通报。“按照我们现在的政策,如果企业拿地后有显著的闲置情况,就会有限制拿地的措施。”
此外,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市场监测处还对每个月各地的土地供应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保障房用地。并对媒体称之为“地王”的交易异常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仍存遗漏
卢静坦承,目前监测工作仍有遗漏。
一方面,据其监测结果来看,虽然被监测的15家大房企在整体市场占比上不存在垄断行为,但是部分企业存在某一城市拿地较多的现象,存在着片区垄断的态势。“但目前对这一点还没有做相关的政策规定。”卢静表示。
另一方面,从拿地数据监测来看也有漏洞。“如果工商注册的名字看不出来的话,就比较难弄,因为很多项目公司的名字和总公司的名字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拿地情况我们就可能监测不到。”卢静介绍,如果企业的年报披露了子公司和孙公司,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市场监测处就会将子公司或孙公司的名字纳入到关键词搜索。
“但是很多项目公司不一定会出现在年报里,披露的也是过去一年的,这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只能通过工商注册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其他手段。但工商注册毕竟分布在各地,我们现在的人手太少,不能做到专人盯控。”卢静表示。
此外,仍有很多大型企业被遗漏在外。“目前这15家只是2009年综合排名前15位的,现在排名有变化,我们也在想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些调整,因为很多企业扩张得比较厉害。”卢静说。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诸如佳兆业、龙湖、中国建筑、中冶等大型房企,其2010年拿地情况都比较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