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价调控目标实现难度大 紧缩政策难放松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6-15 8:35:48  兰格钢铁
    临近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越发复杂。

    过去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释放的大量货币,此时已转化为通胀的隐形推手,虽当局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及利率,但物价仍节节攀升,通胀压力仍不乐观。而实体经济已呈增速放缓趋势,其中,中小企业融资、经营困境更是引起一些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硬币的另一面是,上半年大面积的电荒,凸显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的投资热情,经济转型的效果不明显。地产、车市的彷徨与低迷,土地财政形势改变等使人们担心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在哪里。

    下半年,紧缩政策是否应该延续?是否可能出现“超调”抑或“硬着陆”?面对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这双重压力下,政策走向是哪里?

    我们认为,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趋势,不应再谈“降”色变。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摆脱原有的发展路径依赖,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结构的调整,理顺各种体制机制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此年中之际,本报特刊出“宏观经济年中考”系列,旨在梳理宏观经济形势,并厘清下半年宏调方向。

    5月的CPI创出新高。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增幅处于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

    就在市场担心持续紧缩政策是否带来超调风险时,屡创新高的物价表明,以控制通胀为核心的政策尚不会放松。

    当日下午,央行再度出手,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宽裕的流动性是物价上涨的基础

    从季节性因素分析,5月份并不是出现高点的时节。

    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专栏)测算,过去10年,5月份CPI平均环比为-0.2%。而今年5月份CPI环比上升0.1%。在他看来,当月反季节性上升态势非常明显,说明短期通胀压力依然较高。

    在受访的学者和经济学家们看来,宽裕的流动性,成为本轮物价上涨的重要基础。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在分析今年高物价成因时指出,2009年和2010年我国采取了加大货币投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但是“用力过猛”。

    “天量贷款和中央4万亿元投资刺激下,一方面恶化了经济结构,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比例在2010年降到最低点,更严重的是形成了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张卓元表示。

    2008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年中,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迅速拉高货币增速,广义货币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与物价之和13个百分点以上,比2000-2008年此轮经济周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扩大了近10个百分点。

    自2010年9月份开始,我国物价涨幅明显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认为,当前价格变动可以归纳为四个因素: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居住价格高居不下、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不断扩大以及受此传导影响的服务价格上涨等“新涨价因素”。

    据他分析,今年年初以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左右,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贡献达到70%左右,粮食、肉禽、蛋价格上涨最快;居住价格对物价总水平的贡献在20%左右,涨幅在6%以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左右;新涨价因素约为2%,明显高于历史上1%左右的平均水平。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农民的收入要高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成为常态,相应的最低工资上调,人工成本上升,短期内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也表示,工业生产成品涨价导致的传导因素以及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这类“新涨价因素”开始对物价产生明显作用。

    全年物价目标难度大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要控制在4%左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不小。

    今年前四个月CPI上涨率已经达到5.1%,其中新涨价的因素达到2.3个百分点,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计算,2011年全年翘尾的因素是2.67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即使不再有新涨价的因素加入,全年CPI上涨率还会达到近5%。

    张卓元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6月份因为翘尾因素最高,6月份翘尾因素会达到4个百分点,因此有可能达到高峰期。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告诉记者:“对今年物价形势的预计要有足够的准备,一直希冀的物价'拐点’到来远非易事。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基本面的作用下,未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期的物价走势仍然会在高位,要完成今年4%的物价控制目标的确是难度很大。”

    而从国际市场看,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水平,国内气候异常,粮食涨价预期较强,尤其是猪肉、鸡蛋价格两位数增长,各地水电、天然气的价格上调,包括日化产品也随之涨价。

    “由于这轮通胀是比较长时期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包括产品成本增加积累的结果,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上涨影响,因此这次通货膨胀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张卓元预计。

    但总体来看,全年通胀走势前高后低的可能性大,预计随着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涨幅逐渐趋缓。

    在连平(微博专栏)看来,紧缩政策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受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累积效应和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约束的影响,五月新增贷款较上月明显回落,同时,M2和M1增速继续放慢,处在历史较低水平,这对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有益。

    由于担心非食品价格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CPI出现上行风险,中金公司谨慎判断下半年CPI同比从三季度开始回落,四季度进一步回落,2011年全年通胀4.8%。

    紧缩难放松

    从近期出现的电荒、中小企业倒闭传言中,国际市场上开始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处于滞胀状态或者是面临滞胀的风险,甚至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

    祝宝良认为,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回归正常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5%左右,经济增速保持在9.7%左右,工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9%~10%的速度相匹配,基本维持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之内。

    同时,在国内需求增速有所减慢的同时,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从2010年年初的24%降至2011年年初的17%左右,未出现社会担心的“十二五”开局之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导致投资失控问题。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认为,5月的工业减速并不令人担忧,反而这是较为正面的现象,表明中国官方的紧缩措施开始逐渐起效。同时,中国的通胀却仍有再度上升的可能。“通胀风险远大于经济减速风险”。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注意到,当时中央用的是“最紧迫的任务”,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此时,稳定物价水平上升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社会舆论对政策趋紧还是趋松的反应是不对称的,2007年货币政策从稳健到紧缩是趋紧,现在的政策是从积极到稳健,从适度宽松过渡而来,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趋紧”。刘树成表示。

    不管怎样,央行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银行的基准利率,货币信贷调控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存款准备金率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广义货币增速回落至16%左右的调控目标内,对经济和物价走势的累积效应已经进入观察期。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专栏)表示,中国5月新增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增长放缓,说明去年10月开始的紧缩措施影响浮现。同时短期内紧缩措施不会放缓,不必忧虑过度调控,因为目标货币供应增长的步伐在15%,足够支持9%的经济增长。

    中金报告也认为,对应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目前的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是合适的。对于控通胀的目标而言,货币紧缩效果已经在货币条件和经济增长方面开始发挥作用,政策面接下来将维持现有的紧缩态势。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4%物价调控目标实现难度大 紧缩政策难放松
  • 1至4月北京CPI涨5.3% 物价上涨压力大
  • 4月份物价回落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