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累计两百万辆的高调下线仪式相比,正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关键期的奇瑞汽车,这一次将在低调中迎来第300万辆新车的下线仪式。
记者日前从奇瑞汽车内部获悉,奇瑞将在本月底迎来公司历史上的第300万辆新车下线。不过,按照奇瑞高层的的意见,此番奇瑞的30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将“一切从简”。奇瑞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这与奇瑞高层在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上宣布继续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由此前单纯追求销量数字和产销规模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产品品质和品牌提升为主要诉求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产品种类繁多且品牌布局混乱,销量规模连年上台阶却难以显著提升盈利,这是自主品牌汽车“旗手”奇瑞近年来遭遇的“成长的烦恼”。为此,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在今年年初放出狠话,“宁可排名跌落到10名以外也要完成企业的战略转型”。在4月下旬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尹同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奇瑞应放弃单纯追求规模和产销排名的发展思路,而要“回归原点”经营企业。
细心的媒体发现,奇瑞自去年底开始在企业宣传上刻意保持低调,直到今年上海车展时,才算是奇瑞高层“蛰伏”数月后首度公开亮相。而在此前奇瑞与明基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电池隔离膜,奇瑞与斯巴鲁整车合资项目报批、奇瑞量子整车合资项目迁址获批、奇瑞新能源客车在芜湖下线以及最近的奇瑞300万辆新车下线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奇瑞都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公开宣传报道。
实际上,奇瑞最近5个月在销量上仍然“斩获不小”,尤其是在海外出口方面更是捷报频传。来自奇瑞销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奇瑞旗下各品牌5月总销量为52410辆,同比增长达到43%,与4月份的52379辆相比基本持平,在自主品牌中继续位居第一。今年前5个月,奇瑞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6.84万辆,不过,离其年初制定的“确保70万辆、冲击90万辆”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产销规模超预期的快速增长,让奇瑞提前迎来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300个100万辆下线。在奇瑞200万辆新车下线庆典仪式现场,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曾预计,奇瑞将“用两年时间到达连续产量超过一百万辆规模”。实际上,奇瑞这一次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产销100万辆的既定目标。不过,对于奇瑞高层而言,单纯为产销规模的连年上台阶而举办庆典仪式已经没有太多成就感。
整合优化内部资源、苦练内功已经成为奇瑞现在的“主旋律”。记者从奇瑞内部了解到,在战略转型期,奇瑞将继续依托大事业部制度改革,将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流程连贯起来,以确保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就能准确反映出市场消费的最新趋势和潮流。而在瑞麒和威麟等高端品牌打造上,奇瑞也已重金邀请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助阵”,帮助奇瑞厘清品牌规划和产品布局的整体战略性思路。
作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奇瑞也是国内最早实现累计产销自主品牌乘用车超100万辆的汽车企业。2007年8月,成立十年的奇瑞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100万辆下线;2010年3月底,奇瑞迎来了第二个100万辆下线;到今年6月底,奇瑞又将迎来第三个100万辆下线。奇瑞三个100万辆完成的时间分别为93个月、30个月和15个月。不过,与前两次高调举行100万辆庆典相比,奇瑞的第三个100万辆下线明显低调了许多。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