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强调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通胀压力打消货币政策放松预期
紧缩政策下半年放松的预期,被央行的新闻公告打消。央行8月1日表示,下半年,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
同时,央行还用“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词汇组合,取代了7月初“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提法组合。分析师认为,“针对性”和“前瞻性”,应该是更多针对不断后移的通胀顶点而言,下半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重心将从准备金率转换到利率。参照本轮紧缩周期的加息节奏,如果7、8月份CPI仍维持高位,9月初将再次打开加息窗口。
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的判断是,“我国经济发展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同日,官方PMI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PMI为50.7,较上月小幅下行0.2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市场预期。7月份汇丰PMI为49.3,也好于此前于7月21日公布的预览值48.9。
在经济平稳回落的同时,下半年的通胀压力依旧不减。WIND统计的23家主流机构7月份CPI预测均值6.3%,不少机构判断7月份CPI将再创新高,其中申银万国的预测值最高,达6.7%。而且,机构对通胀顶点的判断也再次顺延,包括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在内的一些主要机构认为,三季度将是年内物价的拐点,四季度物价涨幅将缓步回落。交行金研中心唐建伟预计,全年CPI涨幅在5.2%左右。
由于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紧缩继续的预期不断提高。央行8月1日称,“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这些表态的用词与此前颇有不同。在7月初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声明中,央行仅笼统地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央行当时表示,“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由于此次央行再提“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分析师认为,考虑到上半年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累积效果明显,下半年货币政策工具将从以数量型为主转换到价格型为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7月以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明显回落,8月至10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月均少于3000亿元,不足一次上提存准率回笼的货币量,因此,除非出现实质的资本大量流入,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节奏较上半年将大幅放缓。
中金公司判断,货币条件短期内难见宽松。央行可能更加倾向使用价格型工具贯彻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中金公司同时判断,“由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上升,反映整个货币市场的风险溢价可能在上升,因此,即使央行的货币政策维持无风险利率不变,整体货币条件仍将维持偏紧”。彭文生认为,如果风险溢价导致总体融资条件显著紧缩,加上外部需求比预期弱,货币政策调整力度可能相应降低。
面对中国众多中小企业颇为紧迫的融资难题,央行同时承诺“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也表示,对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决心不会动摇,将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并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