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防控再度升级。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要求,对于到期的平台贷款本息“不得展期”。这一严格规范让各大机构再度关注平台贷的燃眉之急和贷款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平台贷潜在违约的规模很大,比现在大家说的20%~30%还要大。”但渣打方面同时表示,鉴于中央政府的收支状况和税收能力,以及中国经济的名义增长率维持强劲增长,地方债务问题虽然复杂,却并非不可解决。
针对现状,怎样为平台贷“拆弹”?本报记者整理各机构献策的4种招数,解除平台贷“不得展期”的燃眉之急。
招数一:债务“变脸”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在昨日报告中建议,发行市政债券,并以其收益偿还银行贷款。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旧贷“变脸”成新债的办法。
报告认为,这为地方政府发行新债(长期债券)以偿还旧债(短期债券)的展期打开了大门,从而缓解了对银行违约的风险。
中投证券发布于7月末的一份报告观点与之琴瑟和鸣,认为可“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逐步放行市政债”。
中投观点则称,放行市政债一可解决长期积累的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分离的状况,二是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对冲机制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途径由单一银行信贷方式转向金融市场,同时,通过将5年期的贷款转化为更长期的债券,还可以延长地方政府还本时间,改善其短期现金流,防止银行出现金融风险。中投同时表示:“若遭遇地方债发行遇冷情况,不排除政府放开债券市场参与者,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像购买国库券那样认购地方债。”
不过,放开这一债券参与权限后,市场会有需求吗?屈宏斌表示:“需求不是问题,尤其是中国家庭积聚了大量储蓄,但投资选择有限。”
招数二:债务“转移”
对于“招数一”的地方政府发债方案,王志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渣打对此态度“比较谨慎”,因为单纯用一种债务来偿还另一种债务并不算进步。王志浩说:“地方政府先披露它们的预算,做出未来还债的具体计划,实行负责人的预算管理,这些条件准备好之后去发债,才是最好的方法。”
渣打银行发布的《中国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特别报告认为,可将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转移至一家大型政策银行。或者,政府也可以新建一个归财政部所有的平台(即一个“解决机构”)来承担这些贷款。
这家政策银行在接手债务后要如何处置?渣打的办法是:发行大量的新债务,或成立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偿债基金(ISF),由超额财政收入作为资金来源,用于在债务到期前回购政策银行的债务。“成立一个偿债基金提早回购债务将令投资者更加放心他们的资金将能够获得偿还。”
事实上,这一办法与“招数一”类似,都是以某种名义将存在问题的贷款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两者的区别在于发债主体。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降低了政府的实际借贷成本。渣打提出的“政策银行”,预期可将政府借贷成本从原本银行贷款的6%~8%的利率降低到政策银行的约3%。
招数三:债务“靠山”
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平台贷要有国家财政支持作为“靠山”。
渣打银行报告认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财政部拨款为陷入危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支持”。而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确有力量进行支持。资料显示,2011年前5个月,政府收入同比增长30%,约25%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官方预算收入,更多的部分来自预算外收入和土地收入,实际收入总额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5%。由此,渣打建议财政部提高预算开支以维持平台贷项目运转,以此保护贷款银行免受风险。
目前,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融资压力。屈宏斌认为,多数地方政府是在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别无选择地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工具(LGFV)向银行贷款。因此,需要中央政府支持。
屈宏斌也指出,中期和长期来看,地方政府需要扩大其收入来源,比如在一些试点方案中已引入的物业税和资源税等地方税种,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或地方政府融资工具。
招数四:债务“盘活”
据汇丰方面统计,地方政府目前仍拥有20000多家国有企业,其中70%以上均有盈利。鉴于此,屈宏斌认为,地方政府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来避免偿付能力风险,并建议地方政府以“出售公有资产为偿还债务筹集资金”和“对地方政府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政府资产盘活。
对于出售公有资产,汇丰认为地方政府可实现其由经济主体向公共服务机构的转变,而这一点也符合未来五年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另一个方案是对地方政府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屈宏斌指出,平台贷投向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项目一般具有稳定的现金流,适于进行资产抵押证券化。一些高质量的项目,比如收费公路,可能已经通过城镇基建公司为贷款或债券发行作了抵押,但公共事业公司、医院和土地也可成为证券化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