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研究报告称,以三大矿山为首的铁矿石供应商都在大幅增产,预计未来5年全球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将快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铁矿石行业将出现供需逆转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供需关系并不足以改善目前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关键在于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研报显示,2011年至2015年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有矿山公司都公布了较大扩产计划,另有很多新矿山陆续投产。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将达到22.8亿吨,到2015年将达到27亿吨,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每吨160.89美元,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47.92美元,涨幅高达42.41%。由于前6个月进口铁矿石33425万吨,多支出外汇160.17亿美元。按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5测算,增加钢铁行业成本1041.1亿元人民币。
德邦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小组认为,随着产业产能的扩充以及竞争的加剧,供需关系将会出现逆转。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受到上游原材料的约束将逐步减缓。
中信建投分析师王喆表示,钢铁企业的价格主要受到供需成本和资金等三方面的影响。若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能有所下降,对钢铁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华创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刘建明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铁矿石产业属于垄断性产业,而国内钢铁产业属于完全竞争产业。三大矿石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决定价格,现在他们所制定的扩大产能的计划并不意味着未来铁矿石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未来五年内,如果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那么与上游产业的议价能力将难有改善。(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