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塑料加工行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上周举办的2011年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暨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交流会上,200多位专家齐集辽宁沈阳,为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梳理脉络。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将对中国塑料产业及相关下游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发展也将给塑料加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活力来自新材料
中国塑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会上表示,塑料产业是一个与上下游关联度大、联系十分密切的基础材料行业。一方面,上游的原材料如合成树脂、工程塑料和塑料助剂等材料的开发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应用效果,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另一方面,诸多的下游产业又不断地提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需求,带动塑料加工业的塑料改性、塑料机械和模具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塑料产业既是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新能源提供配套产品和新材料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生活必需品的民生产业。塑料产业的活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材料的创新,塑料行业涉及到当代材料科学中最前沿的技术,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应用前景广泛。钱桂敬呼吁业内专家,要紧紧跟踪国际上新材料发展的动向,站在行业的制高点上,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促进塑料加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
打破瓶颈靠创新
塑料管材、塑料型材以及包装等成熟的塑料加工业,目前普遍存在着通用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专业化的高端产品国内供应紧缺、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北京塑料工业协会会长张玉川以PVC管材为例阐述了其中的缘由。
我国的PVC塑料管道是世界年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但其中绝大部分的是通用型产品,达到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却为数不多。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通用产品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市场上低价竞争激烈,但大规模的投资还在源源不断的投向通用低端产品。
对此,张玉川表示,对于PVC管道这样一个成熟且市场已经饱和的行业来说,单纯依靠扩大规模提高产能来争夺市场,以牺牲质量降低成本来进行竞争的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行业的出路在于通过创新来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其实,尽管目前PVC管道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令人堪忧,但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创新上,PVC管道行业的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张玉川表示,“创新主要体现在传统市场和高端应用两方面。一方面,PVC-U曾经是建筑内排水和埋地排水管的主力军,但近年来由于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影响了PVC管道的声誉,其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企业首先要重视产品质量的创新,为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巩固并扩展传统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PVC-M、PVC-O等高端PVC管道,满足抗震、非开挖施工以及化工生产、矿山采掘和海洋石油开采等新兴领域的需求。
新需求带来新机遇
本次的专家委员会会上,代表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发展给塑料加工业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世界各国开发新能源热潮的涌动,太阳能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在太阳能硅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清洗容器塑料花篮。北京市塑料研究所科技开发部部长孙卫东介绍,由于清洗环境条件苛刻(要求花篮材料在85℃的NaOH溶液、HCl溶液和HF溶液中长期使用不变形),只有聚偏氟乙烯(PVDF)能够满足要求,因此近些年PVDF花篮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且PVDF还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板材料,也是太阳能电池材料中国内唯一没有全面实现国产化的品种,发展前景看好。
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采用LED照明可以节能40%以上。我国2010年的LED照明业的产值达1200亿元,中国照明协会预测,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5000亿元。LED照明业的发展也给塑料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所长、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大鸣介绍说,在LED5000亿元的大蛋糕中,塑料产业可以从中分得将近10%的份额,也就说是500亿元将是塑料制品和配件的产值,这其中包括:LED芯片的封装元件、LED光学透镜、光散射元件、高效散热元件、光反射和光漫射板等。对于这些精细化制品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我国在微纳制造技术的上水平。
(中国化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