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可以摆脱地心引力,翱翔于蓝天,却不能忽略数学规律,需精打细算。
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Airlines,简称“美航”)于上周申请破产保护,此举使其成为自1978年美国政府放松航空公司管制以来,第189家申请破产保护的航企,其中大多数得以起死回生,也有一部分一蹶不振。
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燃油价格动荡不已、旅客求廉不止使美航不堪重负,而昂贵的飞机、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偶尔爆发的疾病更是不断将航空公司逼上绝路。
天空巴士航空公司(SkybusAirlines)首席执行官迪芬德弗(BillDiffenderffer)称:“航空业就是风险行业。”该航运营不到一年,即于2008年4月5日停飞,成为当时同一周内美国第三家宣布停止运营的航空公司。
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各航空公司共计损失约545亿美元,并且其中有7年颗粒无收。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得航空公司如此难以赚钱呢?
——飞机价格昂贵。一架波音737飞机标价约为8000万美元,租赁价格每架每月约为30万美元。
——燃油价格不稳。购买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支出。去年,美航平均为每加仑燃油支付2.32美元,而今年预计将上涨至3.01美元。是的,汽车司机同样为此多花钱了,但我们得考虑到,美航去年一年用掉的燃油高达25亿加仑。
——人力成本高涨。飞行人员、维修人员等民航特业类员工纷纷要求上涨工资。政府规章以及工会合同对员工轮班时长的限制更是雪上加霜。
——全球经济衰退。当贸易萎缩,失业增多,出行的人自然就少,航空公司也就随之失去客源。
——天灾人祸频发。暴风雪、火山灰云、地震、SARS等疾病的爆发以及恐怖主义威胁都会迫使航空公司暂停运营,或引发旅客担忧而取消其行程。
除上述各因素外,航空公司还必须面对业内的激烈竞争。比如说,当一家航空公司降低票价时,其他航空公司往往也会闻风而动,即使牺牲利润也在所不惜,因为大家都清楚旅客的选择也许就体现在几美元的价格差上。一些急切想要夺取客源的经营者大打价格战,推出价格极低的打折票。
2006年,美国联合大陆控股有限公司(UnitedContinentalHoldingsInc.)掌握着旧金山53%的市场。见有利可图,维珍美国航空公司(VirginAmerica)也加入进来。到2010年,联合大陆航空市场份额降至45%,而维珍美国占据了6%。于是联合大陆航空通过降低票价进行反击,双方的竞争甚至不以盈利为目的。维珍美国从2007年8月进入该地区以来已损失6.614亿美元。
联合大陆航空首席执行官斯米塞克(JeffSmisek)在今年十月份一次采访中戏称:“竞争者们以540英里的时速进入你的市场。”
美航母公司AMR集团压力巨大,11月29日当其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寻求破产保护时,负债已达296亿美元,超过247亿美元的资产水平。
不过,其余航空公司均已安然经历沉浮,今年有望扭亏为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Poor)航空公司债务分析师巴格雷(PhilipBaggaley)认为,这是由于如今的航空公司大多更乐意于提高票价以平衡燃油费用,并且在决定是否进入新市场时更加谨慎。此外,就像旅客们所看到的,航空公司不再提供大量免费服务。
巴格雷说:“虽然旅客们很反感各项繁杂费用,航空公司却已然将此作为新的收入来源了。”
美国航空业最初发展时,谁可以飞、飞什么地方、收多少钱都由政府规定。那时虽然机票价格昂贵,但航空公司获得的利润很合理。
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irlinesforAmerica,A4A)作为美国航空业贸易组织,在其网站上记录了美国航空史上每一次破产及清算,其首席经济学家海姆立克(JohnHeimlich)表示:“当时的航空公司根本不会面临破产的风险。”
到了1978年,美国政府放松了对航空业的管制,允许竞争。于是票价开始下跌,利润也开始随之下跌。
许多老牌航空公司试图适应这种格局,却被新时代的商业模式所压垮。美国布拉尼夫航空公司(BraniffAirlines)、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AirlinesInc.)、美国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Airlines)等均经历了破产重组。许多新兴航空公司以为他们可以做得更好,确实有一小部分做到了,但大多数切身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并以失败告终。
美国人民捷运航空公司(PeopleExpress,简称“人民捷运”)就是其中之一。该航由伯尔(DonaldC.Burr)于1981年创立,成长迅速并且深受旅客喜爱,票价仅为19美元,但客座率很高,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但好景不长,美航于1985年推出“终极特惠”票。按照伯尔的说法:“我们基本上在一夜之间就被赶尽杀绝,我们之间的竞争就像鸟枪对大炮。”
不到两年之后,垂死挣扎的人民捷运就被大陆航空收购了。
既然航空业如此棘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伯尔说:“这不是造厕纸,从事航空业是件吸引人的事。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吸引来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他们往往选择到硅谷、大学或医学领域发展。这可能也是航空业存在诸多难题的部分原因。”
(民航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