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大户、光污染,再加上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内各大城市的玻璃幕墙建筑近年来隐患重重、屡遭质疑。日前,本市启动对玻璃幕墙建筑的全面整改,但4000多栋高层建筑的自查、整改所需资金不菲,其中更有部分普通居民楼。当年为了赶时髦从西方引进,如今却因为忽略实际效用而要大批整改,有业内人士质疑,这笔巨额且长期的开支,是否应该完全由业主埋单呢?
上世纪90年代大兴玻璃
尽管如今玻璃幕墙建筑的“三宗罪”已被曝光,但在上世纪80、90年代,它却是代表现代化的时髦建筑。
“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德国倾向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砖木结构,于是钢结构和玻璃的组合受到青睐,开创了一种简洁明快的新模式。”上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孙玉告诉记者,玻璃幕墙建筑发展于此时,更因为建设时间相对较短较快,在二战后的西方国家获得推崇。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风格开始传入我国,不少城市的领导、规划者从国外城市参观回来后也颇为喜爱,所以开始大量建造玻璃幕墙建筑,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最高峰。而此时,国外却因为玻璃幕墙建筑夏季吸热、冬季散热以至于能耗过大,造成室外光污染以及老化后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而大大降低了建设热度,或至少加以技术改进。“但这种相对不环保不节能的建筑即使进行了技术改进,建造成本也比较高,算总账是不合算的。”
“合理设计、不合理施工,是国内建筑业的一大问题。玻璃幕墙建筑老化后本来就有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的少工序、减材料更会加重其危险程度。所以本市加强对玻璃幕墙建筑的整治十分及时必要。”孙玉说。
小业主担责有些“委屈”
盲目追求现代化的感官体验,最后却不得不为此埋单。根据最新施行的《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既有玻璃幕墙的安全使用维护责任,由建筑物的业主承担,并由维修基金出资。但业内人士指出,本市部分玻璃幕墙建筑为居住楼,让众多小业主担责不仅有困难而且有委屈。
“商业大厦的业主通常是大型企业,他们参与前期规划建造,并具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来完成日常维护和更换,但对于住宅大楼来说,这个负担就有些重了。”孙玉坦言,住宅楼的小业主在购买房产前,并不知道玻璃幕墙建筑在10年、15年之后会进入老化期,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普通人不可能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人提前告知他们,但今天他们却要为此付钱整修。”此外,玻璃幕墙建筑的安全检测、日常维护以及材料更换的费用都以万元计,负担不轻。
因此,孙玉建议,市财政、开发商和小业主分比例承担玻璃幕墙建筑的维护、整修费用。“开发商不能一建了之,他们作为种种缺陷的'知情者’理应承担责任。同时,玻璃幕墙建筑的安全还牵涉到公共安全,所以有关部门也应该加以补贴。”他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建筑标准较低,不能符合现在的居住需求,所以政府出资改造不是没有先例。“比方说政府曾出资给部分居民楼增加隔热材料为建筑保温。”
同时,由于部分隐患难以凭物业工作人员肉眼看出,需要有资质的幕墙公司进行专业检测,但却存在收费高且缺标准的现状。因此有物业人士建议,能否参照消防安全年检每平方米收取1元的做法,为玻璃幕墙的安全检测也设立收费标准,避免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