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近日发布的年报明确提出,上海苏河湾项目是该集团2012年的五大重点项目之一,2012年“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开盘销售”。
业绩基本持平
华侨城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73.2亿元,实现利润43.2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净利润同比增长4.5%,达到31.8亿元。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旅游综合和房地产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5.6%。其中,旅游综合板块的营业收入约为63.33亿元,同比减少32.96%,毛利率约为42.3%;房地产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大涨32.66%,达到102.32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1年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高达63.03%,比2010年增长了3.58%。
对于出现上述营业状况的原因,华侨城方面表示,公司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市场形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旅游综合业务收入有所减少;房地产业务合理制定价格策略,创新营销手段,收入相比去年增幅较大。
对于华侨城上海公司,华侨城显然寄托了较多的期望。华侨城总裁刘平春曾公开表示,华侨城上海项目可销售变现的资源很庞大,如果加快销售,使可变现的项目尽快去化,将为公司回笼大量的资金,降低公司的负债率。
天祥华侨城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李小勇此前也曾表示,2012年上海华侨城除了将继续推出新浦江城住宅产品,也将加快SOHO等商业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西康路989也将推出全新一期的龙年大宅。
华侨城年报称,2012年武汉华侨城、天津华侨城、云南华侨城、欢乐海岸、上海苏河湾等五个项目是重点项目,尤其是苏河湾项目,要全力抓好并加快建设进度,确保2012年内开盘销售。
合理定价加快销售
仔细研究华侨城2011年年度业绩可以发现,在该公司的资产构成中,存货资产的价值规模超过了该公司资产总额的一半,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末,华侨城存货资产金额约为317.38万元,占该公司资产总额的50.57%;而2010年年末,存货规模数字约为195.75亿元,占当时该公司资产总金额的40.33%。
在日前的业绩发布会上,华侨城管理层透露,317亿元的存货大致分布为:开发成本280亿元,开发产品36亿元。
关于存货占比增加的原因,华侨城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年度内该公司的地产项目建设投入以及土地储备增加所致。
华侨城副总裁陈剑表示,2012年公司将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促进销售,其中包括适时采取行动灵活安排销售节奏的销售策略,合理定价提高开盘的销售率,以及拓展营销渠道,施行全员营销以及电商等方式。
此外,陈剑也指出,华侨城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按照当前的价格水平,调价的空间比较宽裕,这也就使得产品灵活定价留有一定的空间。
截至2011年末,华侨城的旅游综合业务配套地产储备面积62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务储备面积245万平方米。而2012年度,该公司旅游综合业务配套地产与房地产业务计划开工面积为133万平方米,计划可售面积为153万平方米。
陈剑表示,2012年预计全年可销售面积约比去年增长40%左右,预计可销售金额将达到450亿元。从具体分布区域上来看,深圳大概有36万平方米,货值大概是200亿元;上海大概有20万平方米,货值大概80亿元;武汉大概26万平方米,货值大概有50亿元;其他还包括成都、西安等地。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