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全球经济放缓 9航运巨头巨亏117亿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4-10 10:24:56  兰格钢铁
    中国航运业似乎在一瞬间遭遇到了所有问题,航运类企业的集体巨亏在不少人的意料之中。截至昨日,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2011年年报,根据巨灵平台统计显示,9家上市公司2011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的117亿元,相比2010年同比下跌188%。4月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主持召开部务会议明确表示,“面对需求放缓、运力过剩、成本上涨、运价下降、亏损扩大的严峻形势,要积极引导航运企业通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运力过剩的局面短时间内恐怕难有改进,航运业恐怕要再熬至少两年多。”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航运市场的重挫,恐怕将进一步拖累上游造船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我国造船订单同比回落71%,船价一度跌回8年前,2012年的开局不利令所有人都难有信心。

    全球需求减缓运力过剩航运业艰难过冬

    截至昨日,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2011年年报,根据巨灵平台统计显示,9家上市公司2011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的117亿元,相比2010年同比大降188%。其中,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远洋,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的104.5亿元,不但创造了中远自身7年来的最低点,同时也成为目前公布2011年年报上市公司中亏损额最高的。

    更令业界胆寒的是,去年的疲软表现或在今年继续。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港口生产增速依旧整体趋缓,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1至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同比增长7%,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放缓7.1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跌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历史低点,国际集装箱运输、油品运输行业也面临持续亏损。”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表示,航运业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航运市场的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的运力严重过剩,以及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是整个行业重挫的大背景。

    数据显示,在今年运力过剩的严峻局面下,全球运力的增长仍然在10%以上,而需求的增长仅在5%左右,今年仍然会有1000多艘船舶下水,而且单船平均载重越来越大,整个行业或将被拖累2年。

    民生证券坦言,“2012年散货运量增5%,运力增15%;原油运量增2%,运力增8%;成品油运量增3%,运力增5%至6%;集装箱量增6%,运力增8%。运力过剩仍然是2012年航运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按照航运需求滞后世界经济波动1-2年的惯例来推论,整个航运业的复苏恐怕仍要延后2年左右。

    记者多方求证,并未确认此前风传的多部委共同救市的消息,但是交通运输部此前已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支持航运企业渡过难关,该部门表示,将指导航运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航运企业与大货主签订风险共担合同,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航运企业兼并重组,争取尽快出台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欧债寒流冻结造船业今年仍将谷底徘徊

    随着运力的下降,国内造船产业的苦日子似乎也才刚刚开始,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以下简称“bdi”)极度低迷已给航运行业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在航运公司纷纷预告亏损并且资金告急勒紧裤腰带之时,造船业也因东家的收紧而受到波及。

    有数据显示,整个2012年的造船业开局也是颇为艰难。2012年1月份,造船业全球新接订单为200万dwt(载重吨位),同比回落71%,环比下滑36.5%。1月新接订单数两年来首次跌破200万dwt,同时也是自2005年来开年最低数据。

    业内人士坦言,这证明现阶段船舶市场仍处于历史底部,同时证明了2012年船市将会延续2011年的低迷态势。华安证券分析师表示:“欧洲债务危机,极有可能拖累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需求难有起色的情况下,造船订单的减少也是合乎情理的。我国的造船业70%以上的订单供出口,主要客户都是欧洲国家,国际航运市场的萧条对我国造船业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南方日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受累于全球经济放缓 9航运巨头巨亏117亿
  • 行业持续低迷 倒逼航运企业救赎式涨价
  • 亏损潮蔓延 航运寒冬航企自谋出路
  • 三部委商讨航运救市措施 9家航企亏损117亿
  • 海南1家航运企业已获西沙群岛航线运输资质
  • 远东航运评论 运价一提再提 货主耐心几何
  • 武汉市与东航签署战略协议 构建中部航运中心
  • 淡水河谷大船靠港料将获批 钢铁业航运业受冲击
  • 巴西造船与航运业前景乐观
  • 估值底部+提价利好 航运板块能否绝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