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今天,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实施中,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成为全市人民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而先行先试,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则是郑州能否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真正担当起“挑大梁、走前头”的关键所在,要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就要革新农业发展的观念,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一、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农业机械化进行全面部署。用单独一段对农业机械化工作进行强调,这对我国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型城镇化强调“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而新型农业现代化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农村社区,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有农业机械化做基础。今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不断拓展农业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基点末端就是新型农村社区,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从新型农村社区率先起步、率先突围。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村庄重建、迁建和合并,节省下来的土地成了新增耕地。据有关方面统计,平原地带村庄合并可创造下来1/3的耕地,丘陵地带可达2/3,甚至更多。这就为农业机械提供了用武之地,可见农业机械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元素。
二、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城镇化引领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把农村建成像北京、上海大城市那样,而是把农村建成既有中小城镇的功能,又有现代农业的功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像秸秆还田、残膜回收、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等,由于与生态效益、城市管理有关,短期内不能体现出经济效益来,而农民更看重短期效益,所以农民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这就给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加了难度。首先要加大对深松机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机械的补贴力度,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的可持续收入,朝有机农业方向发展,城镇功能就能进一步整合、提升、完善,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就能进一步提高。其次要增加燃油作业补贴。随着启动农村新型社区步伐的加快,大批小村庄将被合并、重建或迁建,新增大量的耕地,为超大型、先进型农业机械作业提供了方便。然而随着柴油价格逐渐上涨,而机耕、机收作业费用却很难上涨。经济效益的减少势必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鉴于此,国家应该进行专门的燃油作业补贴。再次,要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建设。农业机械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是农机装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机耕道、农业机械的厂库棚建设等等。只有这些发展起来了,才能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也才能真正使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起来,也才能真正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在土地流转成为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机械装备的投入力度,从而能够显现出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城镇化引领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标志。
三、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城镇化不仅不影响粮食安全,反而有利于粮食安全。城镇化搞好了,耕地红线更结实,粮食更安全,生产能力更高,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此,市农机局提出:在重点作业环节上,要着力解决玉米、红薯、花生、大蒜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在农机研发上,要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携性、安全性。在优惠政策上,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提升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郑州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立足国情省情市情,我们必须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郑州科学发展长远的大事、要事来抓,郑州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转型,就要发挥自身优势。
郑州地貌概况绝大部分处于平原地区(西部极少部分山地丘陵),为农业机械装备提供了施展条件。《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实施纲要》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上有了总体部署安排,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局面,为农业机械化搭建了舞台,通过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农民转移、土地整治增加了耕地,让农村增加的耕地大于建设城镇占用的周边耕地,又带来了发展机械化的重要机遇。另外,建设城镇化,涌现出的新型职业农民追求体面的劳动方式,改变了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同时,生产方式决定居住方式,人口也要服从产业规律的要求进行集中集聚,而集中集聚就要和城镇化结合,这又说明了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郑州市把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化程度,为更多的的农民群众尽快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供体制保障,尽快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战略基点新型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