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以旧换新”求解困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6-7 8:35:57  兰格钢铁
    从2007年“涨”声一片到如今全行业陷入亏损边缘,短短几年时间,我国钢铁业便迅速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转变,上市钢企的每股收益也从2007年行业高点时的0.63元滑落至2011年的0.14元。而我国粗钢产能已经超过9亿吨,去年钢材需求尚不足7亿吨,严重的产能过剩压力犹如泰山压顶。

    为了摆脱盈利困境,钢铁行业加快了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的步伐。在“淘汰落后”、“等量置换”甚至“减量置换”的政策引导下,一批大型钢铁生产基地正在沿海地区紧锣密鼓地建设。与此同时,曾经盛行的钢企间横向兼并、跨区域重组正逐步被集团内产业整合及上下游企业纵向重组所取代。

    不过,钢企热衷于集团内“以旧换新”式重组能否解决产能过剩难题,是否会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大型钢企在整合过程中能否解决“整而不合”的矛盾?重组后的未来出路又在何方?在陷入新一轮重组热潮之际,这些问题都值得钢铁业更为冷静的思考。

    旨在产业升级

    与过去强势企业兼并濒临倒闭的企业不同,近年来,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更多的是强强联合或者为应对市场挑战而采取的自发性重组和集团内部整合,以此实现产业升级以及资源的掌控。在国家“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的政策引导下,沿海不少大型钢铁项目也在加紧建设的步伐。

    近期,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首钢迁钢项目相继获得发改委审核通过。而此前,大型钢铁项目的审批已隐匿三年之久。

    千万吨级的项目获批建设是否会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当前兴建新项目确实面临着产能过剩、钢厂经营困难的挑战。”分析师表示,不过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这些项目属于“以旧换新”。把广东、广西一部分落后产能或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能关掉,之后再上新产能。这样,保证总产能不会发生明显增加,同时产业布局也从内地转向沿海。

    业内人士指出,“十一五”以来,大型钢厂上马了一批板材项目,如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等项目,使板材产能快速增长。不过,由于板材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下游的需求增长不及板材产能增速,导致出现了阶段性过剩。

    “虽然存在过剩,但是两大钢铁基地项目要等两三年后才建成,那时市场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分析师认为,当前部分龙头钢企的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较强,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再加上新建产能位于沿海区域,贴近消费市场,从地理位置上看存在优势。

    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也表示,武钢每年的铁矿石从海外运到宁波北仑港后,还要转运两三次才能到达武钢工业港。“丢”在长江里的物流成本高达20多亿元。业内估算,防城港项目建成后,可以直接节约武钢运费支出。

    除了“淘汰落后”、“以旧换新”外,钢企也在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对上游资源的并购整合,提升资源保障能力,降低行业运营风险;通过向下游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升市场掌控能力。

    2008年8月,武钢与山西焦煤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煤炭购销中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建设武钢防城港焦化项目;2006年10月,太钢与天津英驰不锈钢有限公司签订不锈钢废钢长期供需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世界产能最大的不锈钢公司与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专业不锈钢废钢收购公司的“联姻”。

    目前,钢企下游整合更是延伸到了“非钢”领域,并成为利润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相对钢铁主业,非钢业务利润丰厚。去年武钢集团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67%,而非钢产业达到3.47%;济钢集团整体销售利润率为0.71%,非钢产业达到4.11%。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多数钢厂在最新的规划中都提到了要大力提升非钢业务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沙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其中,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效益贡献力争达到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主导的兼并重组大戏也在不断上演。2011年以来,多个省份的国有钢铁企业通过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方式,开始加强与省内民营钢铁企业间的合作。太钢、安钢分别在山西和河南境内通过渐进式股权融合对民营钢铁企业进行整合,增强了企业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

    “未来,大型钢铁企业推进联合重组将更多瞄准那些贴近市场和资源的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钢铁产业布局。”李新创表示。

    重组潮来袭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业陷入新世纪以来的首次全行业亏损。在此背景下,加快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成为钢铁行业的最紧迫要求,大型钢企更是加快了集团内部的产能整合。

    近期,首钢股份、重庆钢铁等钢企集中披露重组草案,涉及的资产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首钢股份以下属炼铁厂、焦化厂等全部资产和负债以及持有的首钢嘉华建材、首钢富路仕彩涂板全部股权与首钢总公司下属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进行置换。置入资产作价183.70亿元,置出资产作价63.23亿元。差额部分,首钢股份以4.29元/股的价格向首钢总公司发行约28亿股作为对价。

    重庆钢铁的重组方案则更为复杂。公司拟以3.14元/股向重钢集团增发不超过19.96亿股,此外还以不超过5.38亿元收购重钢集团预估值为198.34亿元的资产及107.28亿元负债。与此同时,重庆钢铁拟以不低于2.83元/股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22亿元现金。

    不久之前,凌钢股份也公告了大股东重组、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公司第一大股东凌源钢铁集团重组,中国港中旅集团正式入主。而港中旅旗下的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热轧带钢生产商之一,年产规模达到750万吨钢、720万吨铁、580万吨轧材。

    历史总在不断地重演。我国钢铁工业上一波整合热潮兴起于“十五”末,贯穿于“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在2008年,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相继成立,钢铁业并购重组也推向了高潮。进入“十二五”后,行业重组环境、对象以及驱动因素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重组步伐却并未停歇。2011年,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主要集中于省内重组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对前期重组项目的资产整合。期间出现了河北钢铁集团与7家省内民营钢企联合重组、宝钢重组广东钢铁、广钢集团资产置换、鞍钢与三钢闽光签订合作协议等一系列重组案例。

    然而,历史在重复的过程中也在发生改变。“当前一波重组与'十一五’期间有很大不同,重组的大环境、兼并驱动因素、重组对象、范围和主体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坦言。

    他指出,此前一轮钢铁业兼并重组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这一时期正处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钢铁业跨越式发展之际,钢材市场供需两旺。特别是2008年之前,钢铁企业效益普遍较好。进入“十二五”后,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钢铁工业也步入微利和低增速时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正是因为大环境不同,兼并重组的驱动因素也发生了改变。”李新创表示,上一波兼并重组以扩大规模、新上项目和布局优化为主要驱动因素,而当前的兼并重组更多考虑的是优势互补、资源掌控和对技术管理提升的需求。兼并重组也从企业间的横向重组,转为横向重组与上下游企业间纵向兼并重组共同推进。“随着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一些国际钢铁、矿石并购机遇的出现,估计下一轮兼并重组有可能迈出国门走向全球。”李新创直言。

    还需有效整合

    钢铁业兼并重组不断升级,能否实现有效整合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对联合重组的钢铁企业在发展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在政策上引导和调动企业联合重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跨区域的钢铁整合以及大型钢企之间的整合已经越来越少。”分析师指出,市场越严酷,重组机会越多。但是目前行业处于盈亏边缘,一些企业也缺乏跨区域联合重组的动力。

    不仅仅是重组动力的提升,重组后如何有效实现整合也是摆在钢企眼前的问题。作为我国最早进行联合重组的钢铁集团,华菱钢铁在重组后一直存在二元制的管理模式问题,造成了经营管理上的困难。据了解,整合后的一段时期内,下属衡阳、湘潭、涟源钢厂的管理层任命权并未完全交予华菱钢铁。由于对二级钢厂的控制力有限,采购、销售等方面分割而治,导致华菱钢铁经营上出现诸多漏洞。去年下半年,华菱钢铁终于开始整合集团采购体系,并进行人员调整,尽力扭转亏损局面。

    “钢企重组中确实存在着管理、体制、人员等诸多问题,也有很多钢铁企业并没有做到实质性重组,而是为了应对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政策措施而进行的临时联合,处于'整而不合’的状态。”李新创指出,随着“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精神的进一步落实,钢铁行业联合重组将更加坚持市场化运作,依法合规开展兼并重组,提高联合重组的实效和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如何解决好重组中的各项问题,显然也不是企业一己之力能够完成。今年,工信部计划出台“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兼并重组给予具体扶持政策。相关政策出台也将成为行业兼并重组的“催化剂”。

    业内人士建议,钢铁行业联合重组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配合,在税收、财政资金、金融信贷、债权债务、职工安置、技术改造、土地及矿产资源配置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帮助,特别是地方政府应为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

    2011年钢企并购重组情况一览

    重组主体参与企业重组方式重组时间

    河钢集团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金鼎重工托管2011年1月

    广钢集团广日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置换2011年1月

    吕梁钢铁集团中阳钢铁、海威钢铁重组2011年2月

    包钢股份包钢集团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及资产收购2011年3月

    江苏沿海钢铁集团连云港兴鑫钢铁、镔鑫特钢、鸿泰钢铁、龙江钢铁和无锡新三洲特钢共同组建重组2011年3月

    马钢股份长江钢铁收购2011年4月

    鞍钢集团攀钢钒钛(资产置换2011年5月

    安钢集团凤宝特钢、新普钢铁、亚新钢铁股权融合2011年5月

    河南沙钢联合钢铁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安阳华诚特钢和河南汇丰管业、河南利源煤焦集团重组2011年5月

    河北宝信钢铁集团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联合重组2011年6月

    鞍钢集团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2011年6月

    宝钢集团广东钢铁(广东钢铁集团将不再囊括广东两家钢铁企业广钢集团和韶钢集团的资产)资产重组2011年8月

    太原钢铁山西省襄汾县星原集团股权融合2011年9月

    山东钢铁济钢、莱钢资产重组2011年11月

    (中国证券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钢铁业“以旧换新”求解困
  • 钢铁业优胜劣汰:钢贸日子不好过
  • 钢铁业南迁之惑
  • 钢市低迷铁矿石积压 中国钢铁业艰难过冬
  • 『新闻』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接近完成
  • 钢铁业现有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经济风向标或转变
  • 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接近完成
  • 沿海钢铁基地撬动中国钢铁业转型
  • 钢铁业或迎喘息之机
  • 钢铁业走出困境不能靠“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