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利润下降62.68%,中国船舶的日子不好过。就连一向颇为配合的分析机构,也纷纷下调对中国船舶的评级。
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与行业周期的影响,中国船业也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中国船舶难逃其中。
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1月及2月中国造船订单较去年同比下降86.53%和23%。
与大幅下滑的业绩相对应的还有“每况愈下”的股价。从7月26日到31日的四个交易日里,中国船舶创造了四连跌,最大跌幅达4.56%,直到8月2日,其股价触底达到最低价格20元。
“造船行业订单下降、毛利率也不断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遭受了巨大的考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
利润下滑62.68%
根据2012一季报显示,中国船舶的营业收入为62.37亿元,同比下降8.5%;但是营业成本却上升了1.18%,达到56.6亿元。同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大,比去年同期下降62.68%,为2.62亿元。
公司表示,2012年一季度由于合营企业盈利的进一步下降,公司投资亏损再度扩大达到1452万,而政府补助的减少相应使得营业外收入减少了80.18%。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船舶的盈利状况急转直下。根据预测,公司2012年上半年在建船舶及相关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降低,预计2012年1-6月份公司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0%以上。
实际上,中国船舶业绩的下滑,从2011年的年报上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86.99亿元,同比2010年下降3.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3.7%,同样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2011年新接造船订单249.5万DWT,仅为同期交付量的26.7%。
“目前全球造船行业都处于低谷中,订单减少的幅度在50%以上,这个行业周期较长,短期内好起来的概率比较小”。中银国际分析师对21世纪网表示。
2012年的头两个月,中国造船订单分别为776300DWT和1288800DWT,较去年同比下降86.53%和23%。
上述分析师称,航运与贸易是高度相关的,全球经济都不好,造船行业也难以为继;同时,需求量的减少也造成了产能的相对过剩。
在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国船舶的股价也难以乐观。
2012年6月12日,中国船舶股价从前一日31.33元的收盘价高位跳水,大幅下跌24.07%,收盘于23.79元。
此后两个月里,中国船舶的股价一直在23元上下的区间徘徊,从7月26日到31日的四个交易日里,更是创造了四连跌,最大跌幅达4.56%,一路冲着20元往下奔去。
8月2日,中国船舶股价触底达到20元,此时距离6月12日的最大跌幅已经达到17.76%。
机构减持出逃
在中国船舶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以及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曾长期占据着前五名的位置。
2011年第三季度,此五家公司共增持29689万股,共占流通股比例74.69%,其余各投资基金占了1.92%。
2011年第四季度,前五大流通股东未见变化,而在基金公司中,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选择退出,基金公司持有比例降为1.85%。
不过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持股的机构资金与非机构资金同时选择了减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