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低迷的造船市场,很多船企开始思考转型之路,多元化发展无疑是转型大方向之一。哪些领域适合船企涉足?船舶工业的非船产业之路如何选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如何实现完美对接?中船重工、扬子江造船、道达重工等率先实现“多条腿走路”的企业,或许能为广大寻求转型之路的船企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日前,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以8月3日为准,全球手持订单量为9670万CGT(4888艘),继2005年5月之后,首次下降到1亿CGT、5000艘以下的水平。其中,中国造船业界的手持订单量为3522万CGT(1965艘),也呈现锐减趋势。
不过忧中亦有喜。记者发现,在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谷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江苏扬子江造船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造船)、武汉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船)等国内船企,因多年来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表现出较强的危机抵御力,并呈现逆势出击之势,他们或将成为中国造船业走出低谷的“领头羊”。
桥梁建造
企业代表:武船重工。启示:相关装备制造行业转型门槛低。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武船造船,却不知它还造桥。武船进军桥梁建造产业,源自一次偶然。1986年的一天,时任武船董事长的杨志钢回家路过武汉司门口天桥,看到省外钢结构公司把生意做到了武船家门口,而武船却到全世界找生意,这让他颇为不满。后经研究,杨志刚决定抽出一部分人员,从事桥梁建造方面的业务开发,这也为武船今后的“相关多元化发展之路”打下了基础。
何谓“相关多元化发展之路”?“造船和造桥有许多共通之处,造船需要焊接技术、拼装技术、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管理等,造桥也需要。只是造船的标准、规范、要求等和造桥不同而已。”杨志刚的一席话为记者解了惑。
武船的第一单生意是汉阳钟家村的双球面桥。“造完桥之后,我们像完成任务一样,又去造船了,那时没有人习惯于总结、探索造桥的标准、规范、设计、管理等。今天建桥,明天造船,来回倒。”杨志刚说。为了做好桥梁建造这块业务,武船建立了专门的科室进行管理。后来,随着造桥业务逐渐增多,科室管理日显落后,加上厂房面积不够,武船干脆购买场地,建立了第一个专业化的桥梁公司。刚开始公司业务产值仅几千万元,如今已上升至25亿元,业务范围遍及武汉市及周边湖南、河南等省份。
2011年,武船承建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天津海河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等重点桥梁项目相继优质交付并通车,三峡升船机等大型水工设备和成套设备建造进展有序。目前武船已迈入国内桥梁界第一方阵,并成为国家首批14家钢结构制造特级企业之一。
事实上,桥梁建造仅是武船“相关多元化发展之路”上的一个支撑点,目前,在水工、压力容器、舞台设备等领域,武船也已闯出了一片天地,公司非船产业呈现多点开花、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有重点、有特色、有潜力的有限相关多元化产品集群。实现造船产业和非船产业“两条腿”走路,武船不但在危机时走得更稳,也走得更快。在2011年,武船实现工业总产值、承接合同金额双超百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均同比增长17%以上。
武船为船企涉足非船产业作出了表率,纵观其涉足产业,虽“非船”却并没有偏离“船”这一老本行太远。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集团总工程师兼装备产业部主任孙建科在一次采访中所言,造船属于装备制造领域中的一个行业,它涵盖的专业技术相当宽泛,许多基本的装备制造业多有涉及。把这些共性的技术推广到其它领域,应是船企转型的思路之一。
海工装备
企业代表:扬子江船业、中船工业等。启示:“新蓝海”潜力巨大。
与武船不同,扬子江船业的多元化战略将目标定在了海工装备上。“未来企业将保持造船业60%的占比,海工装备领域占20%,其他业务占20%。一主两支撑,多元化发展是一条出路。”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缪为群介绍说。
去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海工装备制造业,对广大船企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一片“新蓝海”。嗅到商机后,不少船企跃跃欲试,扬子江船业就是其中一个。
目前,扬子江船业已在新加坡成立了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海洋装备设计开发公司,同时在太仓征地2400亩和1500米岸线,投资50亿元上马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项目,预计将在2014年正式交付首台石油钻井平台。
较大的获利空间是扬子江船业转战海工装备的驱动力。据了解,按目前的海工装备市价计算,扬子江船业建造一艘30万吨油轮,售价约为1亿美元。而生产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尽管核算载重吨仅为4万吨,售价却可以达到约6.5亿美元。
另外,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这将直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上升。以钻井平台为例,目前世界范围内有600至800座平台。现役的钻井平台中大多设计寿命为20年至30年,但是30年还在用的平台比比皆是,老龄化相当严重。
除扬子江船业外,两大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加紧在海工装备领域布局。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档产品,代表了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海洋工程装备是一个既符合中国船企当前比较优势,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与船企有着很强的匹配度,因此船企实行多元化战略转型可以优先选择海工装备这一产业。
海上风电
企业代表:道达重工、中远船务集团等。启示:风电“陆转海”,市场需求大。
所谓海上风力发电,是指在大陆架上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海上风力资源进行发电。在石油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目前世界各国均将目光投向了风力资源巨大的海域。据称,在海洋机械设备领域有不俗竞争力的韩国造船业已进入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韩国3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正是其中先行者。
在国内,中船重工、道达重工、中远船务等公司也将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锁定在海洋风电建设这一新“蛋糕”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船重工风电装备新签合同超过20亿元,出口美国的2MW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首座5MW风电场完成建设,实现了风电从配套设备、整机、风场开发到运营全产业链发展。
道达重工则在去年底就与大唐新能源签署了合资框架协议以及海上风电战略合作协议。而大唐新能源是国内外海上风电业务板块的主要单位,目前拥有约4600MW的二十多个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权,同时它也是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场的控股方。道达重工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拥有极强的实力,其在2010年5月自主研发、设计的世界首创复合筒型基础一体化安装技术,曾填补了国际海上风电一步式安装的空白,成为世界聚集的焦点。
中远船务集团也积极拓展海洋风电安装业务并取得重大进展。7月24日,该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三代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SEAINSTALLER”(海上安装者)成功命名。该船是目前世界最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集大型风车构件运输、起重和安装功能于一体的海洋工程专业特种船舶,填补了国内在世界第三代先进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特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的空白。
对比陆上风电发力,海上风力发电的效率约高近2倍,且没有发电时涡轮叶片产生的噪声等问题,而其设置安装费也比陆地风力发电高40%。有数据显示,按照2020年全球需要安装6000-12000台风电发电机的最低值计算,平均每年会有600-1200台风电发电机的建造需求。按每艘船一年安装40台风电发电机计算,仅安装船每年就需要15-30艘。因此,对于船企来说,随着海上风电建设的大规模开启,蕴含千亿商机的安装市场即将爆发,深耕海洋风电市场将是一个极好的转型机会。(记者甘琛)
找到属于自己的“蛋糕”
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元化经营的思路正在于此,企业通过把业务扩展到不同领域,尽可能有效降低整体经营的风险,不至于在经营环境恶化时全盘受损。
但多元化发展既不是行业寒冬期的“救命稻草”,也不是企业迅速扭亏为盈的“灵丹妙药”,盲目涉足不熟悉的行业,也许会让困境中的企业“雪上加霜”。
多元化的方向在哪里?文中列举的几大发展方向看起来都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但蛋糕好看,有时却并不好吃。例如海工市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曾呼吁,造船企业千万不要一拥而入,海工市场进入门槛较高,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淀,必须量力而行。
由此可见,企业在多元化发展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蛋糕”很重要。船企多元化转型仍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主打产品的连续性,不盲从,不跟风,看准方向不动摇。
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市场的牵引,盲目去做一定会失败,所以要瞄准市场,特别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国家“十二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不少发展的指引,如节能环保、改善民生,还有新能源等,这些都值得给予重点关注;另外,选择一些制造基础薄弱的领域,没有强者的领域,相对也容易实现转型。
(中国数控信息网) |